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2|回复: 1

中国慈善上下三千年之(一)三代时期(夏商周)

发表于 2020-2-16 16:22: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的慈善古而有之,纵观历时几数千年,让我们抛开封建思想,一起回顾看看古人怎么做慈善,同时也了解一下中国慈善的起源和发展。
让我们从夏商周三代时期,说起。
      夏商周三代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类文明要有了提升,虽然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社会救助制度,但统治者进行社会救助的意识已经出现萌芽,并逐渐成长。统治者认识到,社会救助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已经成为国家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代时期的社会救助已经体现在了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灾害救助,贫困救助、残疾救助、老年救助、疾病救助、丧葬救助等。这些救助的雏形,为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救助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周初统治者借鉴了商亡的教训,发出了“敬天尚德保民”的为政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西周在灾害救助方面,建立了明确的官制,防灾、减灾、救灾措施更加成熟。
      《周礼.地官司徒》中设立了专门管理荒政食物的职官,并规定具体职责,如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陁;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均人: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职,均人民、牛马、车辇之力政。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三年大比,则大均。另外对仓人、司稼的官职中也有相关要求。
file:///C:/Users/ADMINI~1.US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商周时期,不但对救灾有记载,对贫困救助也有间接叙述,《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回答齐宣王问“王政”答道:“昔者文王之治岐③也,耕者九一④,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⑤,泽梁⑥无禁,罪人不孥⑦。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⑧。’”王曰:“善哉言乎!”描述的就是对那些年老没有妻子、丈夫或者孩子的,年幼没有父母的,这些困难而没有依靠的人,文王在发布政令的时候,必定先照顾到。
周文王的勤政、体恤和救助民众,也获得了百姓的爱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6 16:33:14 | 查看全部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