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心理收入》跟贴:自我教育 释放心理压力
【事件】 我不在场,难道也有责任?
小王是徐州北站运转车间调车长,入路时干制动员,由于技术好,第二年就当上了连接员,不到三年又干上了调车长。在铁路实行岗薪工资制之后,他又拿上了班组长津贴,可谓三年三大步。因此,大家都很羡慕他。按说,小王处在“前途无量”的位置,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一段时间里,他却整天耷拉着脸。
原来,在车间向安全千天冲刺的时候,他的小组却发生了一件小违章,被通报扣罚。其实,这起违章与他毫无干系。因为他当时去接受一个培训而未参与作业。但,他是班组长,负有班组管理责任。他不服,天天喊冤,于是找到车间主任理论:“班组长又不算干部,怎么还负有管理责任!何况我又不在场,为什么要承担责任?”车间主任笑呵呵地说:“你冤枉?那我们不更冤枉?你不在场,可你是班组长呀?为什么你们出事我和书记都跟着受罚,因为我们是管理者呀!难到我俩违章了吗?再往大了说,煤矿出事,分管省长也跟着处分,难道他也在场,他知道那个煤矿在哪里吗?小王同志,这是一种责任,一种管理者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直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凭本事吃饭的小王本想再反驳几句,可是,他反过来一想,领导说得有道理呀!再说这事与他们有何相干,他们不是也负有管理责任吗?我既然拿着班组长津贴,不就是管理班组的辛苦钱吗?我怎么这样不开窍呢!想到这里,小王豁然开朗,在班组会上,他分析完违章后对伙计掏了心窝子:你们整天看着我多拿几个钱心理不平衡,可是你们知道我为了这几个钱,心理压力多大吗?伙计们,我有责任哪!我不仅要自己循规蹈矩地干好每一勾活,还要鸡睁活眼地督促你们不违章、不蛮干!整天像个娘们叨叨个没完,我累不累呀?
他的一番心里话,让几个整天干活心不在焉的伙计心里一沉。那个出事的小李面红耳赤,说,王哥,我错了。原先,我总是不服气,咱俩一起入路、一起进的调车组,平时你又不比我多干一点,现在你凭什么工资比我高一档、奖金比我多一块、还有津贴费。通过这件事,我算看明白了,这些钱都不是白拿的,它是劳动付出的回报。现在,我心里窝了好久的一块冰疙瘩,通过推心置腹的对话,终于溶化了,这次对我连扣加罚的处理,让我口服心服。
伙计们你一言,我一语都把心里话掏了出来,心理平衡了,思想再无隔阂,干活再不分你我,心里舒坦了,干活相互提醒的多了,小组自然安全无事。
【评说】让职工心理压力得以释放
职工互相攀比,相互不服气,形成竞争,本来是一件好事,这在企业中并不鲜见。但是,如果大家都怄着气,造成恶意攻击,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危害。如何正确地引领他们走上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的道路上来,这需要艺术。王班长的苦恼,很普遍存在,但是只要有深知工人心理的领导干部轻轻点播,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王班长感到冤枉,至于冤在哪里,最后还是通过车间主任的一番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比较,解开了他心里的疙瘩。虽然话不多,甚至有点让人觉得无从相比,但还是让这个整天感到冤枉的小班长心里产生了一种愧疚感。自认,既然拿了津贴,就该发挥拿津贴的作用。其实,领好一个班组,也需要技巧。首先就是消除心理隔阂,扫除思想障碍,这样伙计们才能无所顾忌地袒露心声,把要说的话毫无保留的摊到桌面上。无须领导过来指手划脚,无须深刻的大道理,更无须一是、二是的浪费唾沫。只要职工通过自己真心实意的自我剖析,自我表露、自我教育,让心理压力渐次释放,已经足够了。我想,这个心理上的收入,是经济收入所不能比拟的一笔宝贵财富。
(滕富生任艳莉付春江)
通联:徐州北站党群办
地址:徐州市复兴北路132号
电话:045-36542
邮编:221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