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1|回复: 1

[转帖专区] 防疫须筑牢三条心理防线

发表于 2020-2-21 12:38: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周其森

  疫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某种焦虑心态。最近不时出现的各种不靠谱“小道消息”,就是这种焦虑心态的表现。破除这种不利于疫情防控的焦虑心态,需要做一些心理疏导工作,筑牢人们对疫情的心理防线。

  筑牢“躲得起”的心理防线。这是一种平和的心理反应,也是淡定从容心态的表现。一是在疫情较重地区,要沉着应对,不可惊慌失措。目前,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形成,全国都在积极驰援武汉、驰援湖北,疫情形式出现积极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二是对大多数地区而言,主要任务是积极防御。只要思想重视,措施到位,病毒就没有可乘之机。所以,此时减少外出,静心等待,就有利于早日迎接胜利。

  筑牢“防得起”心理防线。由于疫情还在持续,人们总有一些外出的需要,绝对的隔离是做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味采取“躲”的方式,需要做好“积极防御”。人们不仅要主动配合专家和政府号召,做到出门戴口罩,回家常洗手,居家常通风,还要把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位——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不能形式主义地走过场、耍花腔。同时,要有针对性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其中,重点是老年人、社会特殊群体、农村等群体和地区,缓解重点人群社会心理焦虑,保证社会的整体性稳定和健康。

  建立“扛得起”社会心理。除了放平心态、树立信心之外,还要坚定决心。除了能“躲”善“防”,还要敢“扛”。尤其在疫情集中暴发地,能不能“扛得起”至关重要。这些地区面临的形势更严峻,决定了他们需要更过硬的心理素质。这种过硬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三重含义。

  一是患者在心理上要“扛得住”。对于不幸被感染者而言,其精神状态如何,对于病情治疗和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人发现,有些大病患者的精神力量远远大于药物治疗作用。因此,对于新型冠状肺炎感染者来说,坚强的意志力,往往是战胜病魔的有力武器。

  二是广大医护人员在心理上要“扛得起”。医护工作者的心理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场“战争”的胜负。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务工作者中间出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与病毒作斗争的信心。这正是我国医务工作者“扛得起”心理素质的表现。

  三是民众在心理上要“扛得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基因。过去,靠着这个基因,我们闯过了一个个激流险滩,战胜了一次次惊涛骇浪,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仍然依靠这个基因,全国上下出现了勠力同心、同舟共济的感人局面,在神州大地上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心理防线。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2 20:14:37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海边石油人)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