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4|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护士)与病魔顽强抗争 世博卫士李雨明的生命突击

发表于 2010-8-28 08:15: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in_23208072614187502449563.jpg
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李雨明捎钱给连文书田苗向灾区捐献爱心。   


      《人民武警报》报道    连日来,媒体相继报道身患白血病而病倒在世博执勤岗位上的武警8612部队某连战士李雨明的感人事迹后,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众多好心的群众赶来医院看望慰问李雨明,这在精神上给了李雨明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使这个坚强、乐观的东北小伙更加坚定了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和决心,随之展开了一场生命突击。
    "像过河小卒一样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没见过李雨明的人,一定不会想到一个身患绝症,曾徘徊在生死线上的人,会有如此好的精神状态。8月24日,笔者来到ICU病房时,李雨明与陪床的战友张灯黄正在对弈。
    "小心,别碰着针管了!"记者不禁小声惊呼。"没事儿,碰不到,没啥了不起的!"李雨明回答说。隔着防菌口罩,看不太清李雨明的表情,但从他那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来看,他今天心情很不错。棋盘上,李雨明已经占了上风。"你知道吗?象棋这么多棋子,我最喜欢的是小卒"。健谈的李雨明边下棋边和记者交谈。"小卒一去不回头,我要像小卒一样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李雨明告诉记者,现在执勤他参加不了,但他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尽快好起来,等世博会结束时,他要去参加闭幕式的守卫任务。
    "是不是他还不知道自己病情?"面对记者的提问,全程负责李雨明医疗保障工作的后勤处处长宫志平给出了答案。8月10日一大早,宫处长就赶到了医院看望李雨明。刚一进门,他见到李雨明正在看病友买来的《解放日报》,当天的头版头条刊登的恰好是报道他的文章,宫处长赶忙跑上前抢走报纸。没想到李雨明却平静地说:"处长,您不用紧张,其实入院没几天,我就已经从病友同家人的交谈中了解了自己的病情,虽然我的病情很重,但作为一名战士就要敢于承担,没有理由退缩,你说对吗?"
    治疗期间,李雨明经常给护士和病友讲他执勤时遇到的人和事,一讲起来就滔滔不绝、神采奕奕。李雨明的主治医师夏震医生感触地说:"李雨明很想念他的执勤哨位,一心想回到岗位上,这个目标不断激励他一次次向'病魔'发起生命突击……"
    "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由于李雨明正处于第一次化疗后的危险期,身体比较虚弱,因此聊了一会后,笔者便和陪护战士张灯黄离开病房。
    "李雨明最近的心态如何?"记者询问道。"很积极、很乐观,不像是个重症病人。"张灯黄讲述了这样一件事:8月5日凌晨1点多,熟睡的李雨明被哭喊声惊醒。这时一个护士进来给患者换药,从她那里李雨明得知,对面病房的一位老人不幸去世了。按理说,从未见过死人场面的李雨明应该躲在床上、蒙头大睡才对,哪曾想他却穿上病号服,到走廊里去劝慰老人的亲属要节哀珍重。
    "没错,这个小战士真的不一般。"听到在谈论李雨明,一个男青年靠上前来。"我爱人和李雨明是病友,她起初很消极,认为自己得了绝症,路已经走到头了,很不配合治疗。这时,李雨明就劝她战胜病魔先要战胜自己,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再后来她又从别的病友那里听说了小李的故事,受小李乐观心态的感染,现在也积极配合治疗了。"
    李雨明这样安慰别人,他自己更是如此。8月10日,是第一次化疗的最后一天。头晕、呕吐、乏力等副作用反应进一步加重的同时,他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度超过38度。"那是使用化学药物后致使白细胞下降引起感染所致。"ICU病房沈主任回忆说:"当天,李雨明吐了10多次,每次吐了他就再吃东西,他说自己必须要再吃一点东西,这样身体才能有能量与'病魔'抗争,自己才能尽快好起来,重新返回岗位上。"
    "只要能让我回到执勤岗位上,吃再多苦也不愿意"
    在笔者采访李雨明病友期间,李雨明被护士叫进了注射室,准备接受骨穿,提取脊椎血样。在征得医护人员允许后,笔者穿上白大褂,戴上胶皮手套和鞋套,走了进去。
    "医生,我都半个月没有洗澡了,很脏的,你用棉球多帮我擦擦啊。"面向里侧卧的李雨明裸露着腰部,在医生对注射点进行消毒时还笑嘻嘻地开玩笑。"好了,要扎针了,疼的话你就喊出声来。"记者看到,一支近10厘米左右的针头被医生缓慢地从李雨明后腰脊椎处推进去,而后推射药物,再抽出来,前后将近3分钟。这一过程中,李雨明放在身侧的拳头始终握得紧紧的,只是在针头完全进入时微微哼了一声,除此之外没发出第二声。"这个小战士很坚强,有股子武警的倔劲,无论进行哪种治疗都没听他喊过一句疼。"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陈玉宝医生感慨地说。
    骨穿结束,护士长孙舒敏扶李雨明回到病床上,并为他打上点滴。"这是今天的第二袋,输完这袋就可以吃午饭了"。孙护士长一边在"补液巡视卡"上打钩,一边对李雨明说。记者看到,半张B5纸大小的卡片上,"氯化钠""止血敏""乐凡命"等大小药物10余种。"这些都是李雨明要注射的吗?"记者问道。"这是一天的注射量,平均每天都要输液7到10袋,累计约2500毫升,有时候还要肌肉注射附加药物。"孙护士长回答说。
    "疼点痛点没关系,最难受的是躺着不让动,什么也做不了,当时感觉自己就像个废人。"回忆起转院前的一次治疗,李雨明记忆犹新。那是李雨明第二次接受骨穿,抽血量很大,为避免伤口感染和出血,护士要求李雨明躺在床上不准移动,李雨明一个姿势整整保持了6个小时。"起来时脖子都不会转了,不过最终我还是坚持过来了,打那以后,我把每次治疗都当成是对自己意志力的一次考验,只要能让我再回到执勤岗位上,吃再多苦也不怕!"李雨明坚定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