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江苏工人报

谢秀荣和工友们正在紧张地赶制防护服。梅南海 摄
这个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每个人的心。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南京际华5302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以应对防控一线的迫切需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该公司干部职工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了原材料组织、设备转产、人员调度、产品测试等转产布局的系列工作,提供了国家急需的防护服产品,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央企业、国有企业的责任、使命、担当。
省劳模谢秀荣,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公司医用防护服生产主战场的缝制车间主任,谢秀荣带领工友们以战时状态、战时作风,全身心投入到防护服的生产当中,为抗疫阻击战提供保障支援,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执行董事李修元向江苏工人报记者介绍说。
请战,迅速加入生产“前线”
“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医用防护服下线已超过了10万件。”2月2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谢秀荣首先报告了这个消息。2月3日凌晨,当第一件防护服下线,这场医用防护服生产战役就在公司全面打响。也就是从那天开始,二十多天来,她每天坚守在生产岗位12小时以上,从早上7点到公司,上完白班,又继续安排好夜班工作才离开,回到家一般都是夜里11点左右。“这段时间确实忙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很欣慰,因为这是本职工作,更是责任使然。作为产业工人,我们在这场防‘疫’战场上没有缺席,尽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李修元告诉记者,南京际华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以前主要从事军队军装等军需产品的生产供应,这次在得到生产防护服的指令以后,公司党委立刻成立了医用防护服生产领导小组,并迅速转产,购置设备,培训员工,以战时状态投入到防护服的生产当中。
公司的号召迅速得到职工响应。1月30日,谢秀荣联合车间生产骨干赵林梅、王军等人就向公司党委和公司领导递交了《防护服生产请战书》:“当下新型肺炎疫情严峻,我们从电视里手机上了解到许多前线工作人员都没有防护服穿,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我们自愿申请早日到机台上,早日制作防护服,早日给英勇的抗疫勇士们添衣添防……”
请战,积极加入医用防护服生产“前线”,为这场疫情阻击战注入了一股坚定的力量。接着,谢秀荣按事先保留的工友姐妹和职工家属的电话,两个电话双保险,每名员工都通知到,提醒大家尽快到岗上班。同时,她组织关键岗位夜班20多名人员开专题动员会,旗帜鲜明地说:“大的讲国家有难,我们全国先进班组就该义无反顾上!往小了说,孩子上不了学、家人打不了工,连我们自己整天戴口罩生活都不方便,赶走疫情、便利自己,救武汉救湖北就是救我们自己!” 此举为公司两天内就形成量产及时有效地提供了人力保障。在谢秀荣的带动下,一线工人日夜奋战,生产车间加足马力,争分夺秒,2月4日医用防护服全面投入生产。
闻知此事,新四军老战士、95岁高龄的李剑锋老将军给谢秀荣题写了“优秀品质传天下,光荣业绩永流芳”的鼓励之语。
应战,技能解决生产难题
此前,南京际华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从没有做过医用防护服。他们在无设备、无材料、无样品、无专业人员的情况下,生产上也面临很多困难。记者了解到,医用防护服生产环境要求较高,必须达到严格的洁净标准,所有原辅料必须符合医用标准。
“防护服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谢秀荣说,自己过去有军用压胶雨衣生产的基础,军用压胶雨衣与医用防护服的制作原理基本相似,只是医用防护服各方面标准要求更高。“热封机压胶条是生产防护服的关键工序,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谢秀荣介绍说,制作一套医用防护服从分拣、裁剪、缝制、灭菌、包装成品等,整个工序需要50多道,产生5000多个针脚,全部的针脚必须实实封住,不能有一点点缝隙,否则就会威胁到防疫一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
谢秀荣告诉记者:“操作热封机对时间、速度、温度、手法都有严格的要求。”针对无纺布做防护服的材质特点、温度、速度工艺,存在着人机磨合,胶带贴合时,温度不够压不紧,产品不行;温度高了胶带易撕裂,产品也不行;用力大点,面料太薄就崩坏了;用力不足,形成皱折,不符合质量要求;速度变慢了效率低,产量出不来;速度快了,又担心产品质量出问题。“最难的就在这里,出风管处温度高达300℃多度,不允许操作工有任何错误,而产品经过热封机时不可逆转,必须一次成功,没有一丝补救机会,哪怕出现一个小气泡都是失败。” 为了尽快掌握这些关键点和难点,谢秀荣在开工之前就把车间30名生产骨干投入热封机设备岗位进行操作、安全等项目的培训,使大家很快熟悉设备并迅速投入生产之中。
“等到工序一道一道摆开,大家干着干着就顺了,顺着顺着就快了,流水线欢畅起来,产品也就正常一件接一件下线了。” 她说。
实战,重大战役“硬核”彰显
防护服生产需求压力越来越大,公司人手不够一时又无法解决,谢秀荣便建议采取工人两班制排班生产,很快就被采纳。与此同时,她积极响应公司工会号召,在生产线上开展了“国家有难、首冲有我”的防护服专题劳动竞赛,大大促进了产量的迅速提高。从2月4日开始,停人不停机,谢秀荣带领一线工人日夜奋战,防护服生产快马加鞭。
“这些措施效果明显,从开始日产第一天200件,第二天1000件,到第三天专题劳动竞赛当日增加到2500件,现在已达到7000多件了。”谢秀荣说:“大家都深知,多做一件产品、多生产一套防护服,就能给抗疫前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一份安全、一份守护、一份支持、一份力量。”
“劳模有站位,工人有力量,工会有担当,在这次防护服生产战役中得到充分体现。”李修元这样说道。
面对记者采访,谢秀荣表示:其实这些工作在自己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普普通通。国家有难,我们公司总是冲锋在前,这次为缓解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状况,公司董事长夏前军一声令下,要求将缝制生产线改为防疫工作需要的防护服生产线,开足马力加班生产。员工接到转产通知一呼百应,从四面八方赶到公司。“这是使命,是呼唤,是习惯的使然。作为个人,更是责无旁贷。”她说。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谢秀荣第一次在关键时刻参与重大生产战役。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帐篷、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军服保障,谢秀荣都带领团队参与制作。她的团队是一个成品制衣组,由150名女农民工组成,她们克服文化水平、技能水平低等因素,主动开展争创“学习型班组、知识型员工”活动,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培训,全组的高、中级工已占50%以上,绝大多数组员成为一专多能的优秀一线操作人才,并被南京市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岗”和江苏省“巾帼文明岗”。谢秀荣本人2008年获南京市“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2009年获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该班组生产的产品一直在武警产品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2010年获得全国范围内武警产品统检质量第一名,之后又荣获2010年度“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被誉为服装行业的女子“尖刀班”。
“我的职业成长过程,公司领导和各级工会组织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帮助,周围的姐妹工友们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就像长江里的一滴水,没有他们,我什么也做不了。”她说,时代给了我们女农民工发挥作用的舞台,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才能。现在国家有困难,需要我们出力,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劳模和一线工人,有责任带领大家打好这一攻坚战,尽快生产出更多合格的防护服,为疫情防控前线贡献一份力量。
一股股春风已拂面而来。坐落于南京江北长江畔的际华5302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医用防护服生产车间,透过隔离窗,只见谢秀荣和工友姐妹们正在忙碌,耳畔传来的都是悦耳的机器声,像遥远奔驰而来的马蹄清脆悦耳……(江苏工人报记者 朱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