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0

文学引领时代风尚

发表于 2020-2-25 01:14: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作家网系列短片《文学的力量》第四集
文学引领时代风尚
分享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9年11月14日09:36


新文化运动以来,一大批中国作家勇做时代的弄潮儿,用文学作品奏响时代变革的先锋号角。时代孕育文学精神,文学引领时代风尚。从此,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文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强劲力量,一直没有缺席。

1977年的秋天,得知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召开的消息,《人民文学》的编辑们深受鼓舞,决定结合文学创作,积极参与这次重大的科学活动。

1978年第1期的《人民文学》杂志,以醒目的标题发表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部以数学家陈景润为主人公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热烈反响。2月16日,《光明日报》全文转载,2月17日《人民日报》再次转载,由此在全国引起轰动。

在那个特别的历史节点上,文学用它独特的方式,先行一步,为科学牢牢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求新思变的浪潮很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反过来又推动了更大范围的思考与变革。

蒋子龙在创作《乔厂长上任记》时,并没有想到要去“推动改革”,“我只是写我的甘苦,我的感觉”。但他凭着一个作家的敏感,以文学的方式敏锐捕捉到了还在地表下涌动的改革之潮。

之后,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谌容的《人到中年》、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柯云路的《新星》、路遥的《人生》等关注改革与进步、聚焦当代生活的小说陆续发表,在那个年代,万千普通人受到这些文学作品的感召,求新思变,人生有了新的方向。

70年来,文学持续不断地从社会进步中汲取着灵感和力量,引领时代风尚,记录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在恢弘澎湃的大合唱中,与人民一道,向着新时代更加壮丽的风光、更加巍峨的高峰,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