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52|回复: 0

莫非要牛郎织女现身说法?

发表于 2010-8-28 21:22: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焦海洋/图
  □胡 艺
  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七夕节,山东沂源、山西和顺都在举办名为“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邮票首发式。据了解,“牛郎织女”“老家”何在,一直在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争执不休。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在我看来,神话传说本来就是一种美好想像,人物根本就没有籍贯,起源地多模糊不清,根本无从辨别。刻意考证神话的起源地,硬要给神话传说人物找个老家,不但没有现实必要,而且让人心存疑问。正如有学者所言:“以常识的眼光来看,去追问一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籍贯,倘若这也是学术,那也充其量是走火入魔的学术。”
  事实上,那么多地方争夺牛郎织女的起源地,并不是什么学术之争、文化之争,而是利益之争。如此考证、争夺,就是为了增加当地的“人文魅力”,扩大知名度,以便开发旅游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不仅让考证变了味,也亵渎了牛郎织女纯真的爱情。牛郎织女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现在出现这样你争我抢的局面,莫非要牛郎织女“现身说法”? 
  从嫦娥奔月地,到观音菩萨、孙悟空、牛郎织女籍贯,文学作品形象与神话人物都成为地方争夺、炒作的对象。虚拟人物发源地的争夺战,”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眼花缭乱。如果神话人物争夺只是打打嘴仗倒也罢了,有的地方为了配合争夺,还大兴土木,比如,山西某县文物旅游局决定着手开发建设占地面积7000亩的“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就有点走火入魔。
  针对名人故里、神话人物籍贯争夺白热化的实际,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曾联合发出通知,强调对有争议的、未经认定的名人故里与文学作品虚构人物籍贯不得进行宣传、命名,实际上给愈演愈烈的争夺战注射了一支清醒剂。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没有配套的问责机制与处罚规则跟进,没有明确有力的监管主体,虚拟人物籍贯争夺战并未停歇。
  神话人物籍贯成为炒作对象,有违文学艺术创作规律,丧失了对文化的敬畏之心,亵渎了传统文化内涵,此风不可长。某些地方仅凭“专家论证”与领导的个人喜好,就大把烧钱大肆圈地大兴土木,仓促上马有关工程,更是劳民伤财之举。刹住名人特别是虚拟人物故里争夺歪风,十分必要。  河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