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3-2 09:41:55
|
查看全部
【精彩文摘】
《传习录》为阳明心学的精髓,书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多数内容是像《论语》一样的问答,语言生动活泼。心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在《传习录》中都有详细的论述。生死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他在贵州龙场思考生死问题时产生的。
早年王阳明被贬龙场,途中遭刘瑾爪牙追杀,到龙场之后,又遭逢“蛇虫魍魉,蛊毒瘴疠”的恶劣环境,可谓九死一生。《年谱》载: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后来王阳明领兵“三征”,皆是出生入死。王阳明本人曾就说过:“良知二字自吾从万死一生中体悟出来,多少积累在,但恐学者见太容易,不肯实致其良知,反把黄金作玩铁用耳。”
领悟阳明心学,不悟阳明心学从何而来,终于阳明心学有所隔膜。创刊于甲午战争次年的1896年的《阳明学》,其42号社说云:“阳明先生树儒学之旗,其学之根本在于死生之悟。”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高濑武次郎曾说:“若不明生死之理,难免临大事而狐疑之丑。此特为王学(阳明学)之要也。”深以为然。
从一定意义上说,《传习录》本身就是王阳明“冒天下之非诋推陷,万死一生,遑遑然不忘讲学”的结晶。书中多处记载了王阳明对生死的思考,体现心学在指导人生上的非凡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