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3-3 15:07:38
|
查看全部
有力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法者,治之端也。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要求运用既定的法律规则和制度来处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必须秉持法律这一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手段。只有法治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制度保障。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不依靠法律的保障,建设法治国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党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依法治国涉及国家治理各个方面。我们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具有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突出强调“全面”,并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在更加全面更加广泛的层次上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我们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抓,坚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在“三个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三个一体建设”上用功,加强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好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做到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使各项具体工作有机统一、形成合力,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是因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驰而不息地将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功避开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法治不彰而落入种种陷阱的困局。我们加强整体设计,努力推动法治在各个领域均衡、全面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更加彰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凝结着我国法治实践的智慧和经验,符合我国实际,能够有序有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在原来法治比较薄弱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国家整体法治水平,并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