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回复: 0

上海热线志愿者:用声音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心桥”

发表于 2020-3-9 14:27: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于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运营中心的话务员来说,春节本是话务量淡季,但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们的工作节奏。电话呼入量倍增、加班成为常态、用餐时间缩短……
  上海“12345”系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由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市民服务热线运营中心承接运营。该中心的负责人介绍,春节假期的电话呼入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60%,大多数来电都与口罩供应、防疫措施相关;随着企业开始复工,咨询返沪、复工政策的诉求大量涌入,来电量持续攀升,热线运营中心700多名工作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
  从1月20日起,热线运营中心就做好了应急预案: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同步跟进政策变化,调整、培训话务员口径、调优排班安排等。同时,由话务员、多渠道受理人员、质控人员、后台人员、知识库人员、内训师等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发挥了团员骨干作用,主动要求加班,用声音搭建起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心桥”,为市民排忧解难。
  突击队员、话务员小玲说:“为了接更多电话、缓解夜班的工作压力,白班话务员都会主动延迟下班,还有不少人申请在休息日加班。”
  负责热线网站、App、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诉求受理的小姚介绍,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做一休一”,工作日每天8时上班、20时下班,但自己都会加班到22时左右。“最近工作压力确实比较大,多渠道的诉求单同比上升5倍,去年12月开通的微信小程序下载量直线上升。”
  “任何一个环节省一点时间,我们就能接通更多来电。”热线运营中心“青春有责”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成员、95后话务员小龚说。
  为提高工作效率,话务员就餐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为了给来不及进餐的话务员垫肚子,热线运营中心给大家发了小点心。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工作环境严格消毒,室内不开空调,开窗通风。“我们都穿得厚厚的、戴着口罩接电话。”小玲说。
  面对疫情,来电的市民多少有些紧张和激动,还有的带有愤怒情绪,但话务员们都表示“能理解市民的心情”。按照工作流程,话务员会把最新政策耐心告诉市民,把市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反馈给相关承办部门,有时还要辟谣。
  放下电话时,来电市民的情绪总会比来电时缓和一点;而当市民提出的建议成为最新政策时,话务员还会接到感谢电话。“刚开始口罩只能在药店买到,有市民反映这样造成了排队问题,提出派发到居委会、市民预约登记购买,后来果然改变了流程。”小玲回忆。
  “我有同学是上海一家医院的护士,他们的主任已经去了武汉支援,这让我觉得疫情离我很近。跟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辛苦相比,我们只是做了应该的后方工作。”一位突击队员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