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胡江
    “你好,请问需要帮助吗?”
    “你好,请走安检通道。”
    “你好,请扫码实名认证。”
    “你好,请在安全线以内候车。”
    ……
    3月3日,当记者在兰州地铁五里铺站见到丁雪婷时,正在站内巡视的她不停地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引导乘客购票、安检、候车、乘车。
    25岁的丁雪婷是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客运部五里铺站的值班站长。虽然兰州地铁开通运营时间不长,但丁雪婷的举手投足却能用“专业”两个字评价。作为地铁一线服务大军中的一员,值班站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岗位,也是一个对从业者综合素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抗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一个岗位。
    “忙的时候,行车、票务、安全、综合、服务、消防各个模块的事情一起压下来,脚后跟都不得闲,连喝口水的功夫也没有,有时候上不了厕所,只能把‘水火’憋回去”。丁雪婷的一席话道出了地铁站务人员的辛苦。
    现在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虽然乘坐地铁的乘客不算多,但每天必检的工作一样也不能少,同时还要做好站内每个角落的消毒工作,楼梯、扶手、座椅、电梯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消毒,地面每4小时喷洒一次消毒液,并要对乘客的体温进行测量、身份信息进行登记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值班站长安排协调,有时候人手不够用,丁雪婷就亲自上。虽然苦点累点,但她无怨无悔。她打趣地说:“值班站长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站好这班岗,丁雪婷在平时可没有少吃苦。2016年中南大学铁路运输专业毕业的她,怀着对铁路事业的热爱成为兰州轨道交通的一员,那时候正是兰州地铁如火如荼的建设期,站务人员的培训学习也在同期紧张有序地进行,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她在各种演练、各种模拟、各种实操中成为佼佼者,被委以重任,成为兰州地铁首批值班站长中的一员,地铁正式开通后驻守五里铺站。
    地铁站的工作琐碎复杂,而这又是兰州第一条运营的地铁线,所有工作都得从“零”开始。开通前丁雪婷就带着班组人员提前下线路,走现场,完成了车站的房间接管、三权接管、冷滑热滑、票务测试、导向标识和服
    务设备设施核查、消防安全设施排查、车站客流组织方案和车站管理细则编制等工作,消除了存在的缺陷。特别是严谨认真的她发现了设备操作与规章制度存在不符的情况,报告上级后得到证实和更正,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工作失误,使操作更加方便。
    地铁正式开通后,她在做好站务工作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乘客服务中,协助站务员处理乘客购票、进出闸机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地铁刚开通那会,有许多人对地铁系统不熟悉,常常产生误会,在服务一线的站务人员有时候还会遭遇乘客的谩骂。去年年底有一天,正在值班的丁雪婷就遭到6名乘客的围攻谩骂。当时一头雾水的丁雪婷一边安抚乘客,一边从骂声中找寻原为,原来是乘客在使用扫码过闸服务后收到两次扣费信息,这是延迟扣费现象引起的误会。丁雪婷了解情况后向乘客作出解释,并留下乘客联系信息与公司进行核实,后又将核实无误的情况向乘客进行了反馈,乘客表示理解,消除了误会。
    五里铺地铁站比邻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周边有东部批发市场、兰新市场等商圈,客流量大,对站务服务要求高。去年9月的一天晚高峰时期,一位女乘客突发哮喘,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晕倒在站台上,同行的男乘客找到车站后,丁雪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乘客状况、维护站台秩序,并安排轮椅,将这名乘客迅速送到了附近的医院,使患病乘客得到了及时救治。
    地铁站的工作是24小时的,车停人不闲。每当午夜,也正是地铁站务人员为第二天的运营做准备的时间,巡视、清洁、报修、盯控、学习、培训等工作都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其中票务结算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丁雪婷每次值班都要协助客运值班员回收、清点、投放车票、纸(硬)币,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数这些钱票能数到手软。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难,第二天她依然精神抖擞地在地铁站里忙碌。“就是熬夜久了掉头发,脸上长痘痘。”虽然她已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但掉头发、脸上长痘痘似乎对爱美的她是一种困扰,她怕自己的形象受损会影响到乘客对地铁的认知。
    由于她的认真负责,入职以来连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2019年在全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站务员”省级一类决赛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被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的荣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出了新时代职业女性的风采。
摘自《甘肃工人报》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