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热心助教
作者:王增锐
为了鼓励家乡学子努力学习,奋发有为,黄总决定返回老家,在他的母校设立助学基金,为家乡父老尽一份绵薄之力。
黄总未上完中学就来天津打拼。历经十几年努力奋斗,终究成就了一番事业。如今,他是天津某海运公司的副总经理。通过这些年来与外界交往,由于自己知识匮乏,工作起来力不从心,黄总深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尤其令他失望的是,自己的家乡,从他走后近20年来,没有几个考上大学,走出家乡的。所以,黄总对此举极为迫切,极为激动!
这一天,身为黄总司机的我,开车带着黄总去了他的老家。
我们直接开车来到黄总的母校。在办公室,黄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这位黄校长50多岁,头发乱蓬蓬的,穿着打扮,看上去与山野村夫没什么两样。当黄总提出为学校设立助学基金、鼓励优秀学子的愿望后,这位黄校长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般激动与高兴。当然,他也没有拒绝——这等好事儿,哪个当校长的能不赞成呢?最后,黄校长也就点头默许了下来。
助学基金成立这天,乡领导,教育界领导以及村委会领导都参加了现场会。校园里涌进不少热心的村民。黄总及在场的各位领导都一一做了发言,台下不时传来一阵阵掌声,场面极其隆重!……大会临近结束,黄总将两万块钱助学基金存折,亲自交给学校教导主任张老师,并情深意切的地与他握紧了手。此时,在会各位领导以及下面的观众,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将此次大会以推向了高潮……
本学期期末考试后,黄总便提前联系了黄校长。黄校长答应之后,黄总便让我开车带他去母校参加学生颁奖典礼。
在学校办公室,我们与黄校长会面。在没举行仪式前,黄校长突然对黄总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兄弟,咱们不能只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让老师们在班中挑些“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进行一下表彰,这样不是更好吗?……”
黄总听后想了想,说:“老哥,实在对不住,我设立的助学基金,是专门针对于优秀学生进行表彰鼓励的,没有为各班学生干部做准备;当然,你若要对这类学生进行表彰,学校可以另拿出些奖品对其鼓励好了。”
这位黄校长听后,是满脸的不高兴,但他再也没有说出其它理由。
在为学生颁奖过程中,另黄总疑惑不解的是:来主席台前领奖的学生都是姓“王”的,而没有姓“黄”的学生。他不禁问黄校长:“大哥,这姓王的学生都是哪儿来的?学习成绩竟如此优秀!”
黄校长听后,面带尴尬,吞吐说:“都……都是邻村王庄的……他们的学校由于人数少,被我们学校兼并了……”
……
从此以后,再到期末考试过后,黄总再想去母校举行学生颁奖仪式,这位黄校长总是以工作繁忙暂不能接待为借口,一拖再拖……
这一天,我来到黄总办公室,见黄总像是生闷气。
他见我来了,极为失望地对我说:“咱拿钱为学生去颁奖,他们竟托来托去,一点也不积极,干脆把助学基金从母校撤回来算了!”
我听后,想了想对黄总说:“您先别急着撤回基金,您可以先向张主任打听一下学校情况,问一下这位黄校长什么意思,再做打算不行吗?”
黄总听了点点头,随即给校导领张主任打了电话……
通完了电话,黄总更是大失所望。
张主任为他传达了黄校长的心思。黄校长之所以不愿激励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他看来,优秀学生考上大学之后,有了出息,早就把母校的老师们给忘得一干二净,没有几个有良心的;而那些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务农的,经常会来学校玩儿,并且每次在大街上与老师碰面后,都会主动热情打招呼……
来源 现代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