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0|回复: 5

[转载] 疫情还没结束,我已经戒了朋友圈

发表于 2020-3-10 12:44: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

最近的疫情看上去平稳了许多,我的心情也平和了不少。

不仅仅是因为疫情有了好转,而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刷过朋友圈了,主要还是不想被太多的信息和情绪干扰。

过去一个月里,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焦虑之中,各种难辨真假的新闻和消息疯转。

我沉浸其中,每天都会刷上五六个小时,肾上腺素激增,心里跌宕起伏,恐慌、愤怒、自豪、无奈等各种情绪快速轮动。

刷到最后,我只觉得疲惫。

世界没有因为我关注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好,也没有因为我错过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差,反而是我自己,生活失去了重心。

我决定不看朋友圈,不刷微博,把自己从信息海洋中彻底抽离出来。

放下手机,我把家里好好打扫了两遍,读了一本买了许久却一直在书架上积灰的书,还跟着孩子一起跳绳,做平板支撑。

当我做着这些具体的事情,解决着具体的问题时,我的内心逐渐平静,感到无比的充实。





前段时间,湖北作家方方说了一句让人悲凉的话,在网络爆红。

她说: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很多人因为现实的映照而唏嘘不已。

但我必须诚恳地说,这句话除了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时代从来都是尘土飞扬的,哪有什么一尘不染的地方?

我们要么奋勇躲避,要么努力清理,如果只是背着手站在原地做一些无谓的感慨,当然会灰尘满身。

还不如抛弃那些所谓的宏大命题,专注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别忘了,几个月前朋友圈刷屏的不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吗?

央视的《面对面》节目报道过武汉志愿者汪勇的故事。

汪勇本来是顺丰武汉公司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除夕那天他正计划回家休息。

但刷手机时无意看到的一条信息,彻底改变了他此后的生活。

那是来自金银潭医院医生的求助,希望可以有顺风车送他们回家。

汪勇决定接下这个单子,从此他成了医院的“专职司机”。

可是用车需求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汪勇分身乏术,于是他开始组织协调,建立了一支志愿者车队。

随后,他发现很多医护人员没有饭吃。

汪勇又找到了一家便利店,对方愿意提供免费餐食,每天能提供盒饭15000多份。

可惜防控越来越严格,十几天后,便利店被迫关门。

汪勇没有退缩,短暂的慌乱过后,他决定直接去和有关部门沟通。



最终,便利店“死而复生”,第二天,一万五千份盒饭,又供应上了。

现在,汪勇所领导的志愿者团队,除了负责医院的吃和行,还承担着很多需求:

换眼镜片、修手机屏幕、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秋衣秋裤、生日蛋糕等等。

他们一共对接1000名医护人员,一步步成为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后勤服务保障中心”。

2月19日,顺丰复工,汪勇接到了领导电话:

“明天来上班,你被升职为部门经理,管理四个营业网点。”

顺丰小哥汪勇,升职为部门经理。

短短二十天不到,汪勇完成了他人生中一次小小的逆袭。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面对每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汪勇从未气馁,始终选择迎难而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所以与其哀叹时代掉灰,不如在心中坚信,时代透出的一束微光,照在个人头上,就可以照亮整个生命。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勇敢抗争,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人,更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上海“模子”丁尚彪的人生。

老丁1954年生人,他的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曾经加入过国民党。

所以上山下乡时,他被分到了最穷的安徽淮北当知青,住在磨坊里,睡觉的周围都是驴尿。

虽然他努力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但因为出身问题,还是被很多招生、招工机会拒绝,无法返回上海。

好不容易找到一名想调回安徽的女性和她对调,回到上海后单位领导又处处为难他,考证书不承认,妻子要换到合资企业也不允许,还被扇了耳光。

对于老丁来说,这些生活中始终无法突破的障碍,就像一座座大山,他一次次尝试着爬上去,又一次次地从山上掉下来。



后来老丁破釜沉舟借钱来到日本留学,没想到刚落地就发现自己的学校非常偏远,教学质量差,呆在这里根本没有未来。

他逃离学校来到东京成了黑户,为了生存,即便语言不通,还是打了三份工,白天在工厂做基础的工作,晚上到餐馆里刷碗,周末就去做清洁工作。

滞留日本的15年间,他一口气考了五个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从一个日本字都不认识,到最后竟然成为了一个多领域的技术工。

不仅如此,老丁还供着女儿在美国从本科读到博士,最终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2008年,老丁夫妇也来到美国,一家人终于在分离接近二十年后得以团圆。

今天,已经65岁的老丁还在美国的餐馆打工——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个小时,往返通勤3个小时。

回顾自己的一生,老丁说,坚持、努力、突破,是他的奋斗方式。

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逃避”这个词语,好像所有令人窒息的天花板都会被他层层捅破。

对他来说,抱怨命运只是在浪费时间。

只有紧盯目标,去试探、去突破、去失败、去重来,才是真正的勇士。





所以,不刷朋友圈不是目的,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生活回到正轨后,要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超长假期里,有人每天捧着手机做键盘侠,也有人坚持健身,从一个“球”瘦成一道“闪电”;

有人刷朋友圈刷到心情低落产生了应激反应,也有人干脆钻研口罩知识,成了朋友们眼中的专家;

有人在床上一躺一天原地打转,也有人认真读书完成蜕变。

那么你呢,是选择继续在连绵不断的信息流中迷失自己,还是主动出击,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我?

我想起了《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从一个农村娃到兵王,他也说不出多有哲理的话,只是每天告诫自己:

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


来源    秋日么么茶
202003101243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0 14:39:45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0 14:39:54 | 查看全部
老师心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0 14:40:03 | 查看全部
祝老师周二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0 15:57:23 | 查看全部
真是不错的帖子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12:39:48 | 查看全部
     谢谢欣赏   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