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回复: 0

赞“特别的使命感”(暖闻热评)

发表于 2020-3-10 16:23: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赞“特别的使命感”(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魏 寅2020-03-10 00:00
【人物】与病毒“共舞”的女将军陈薇


【故事】陈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少将军衔。抗击非典时,她率团队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发挥了关键作用;汶川抗震时,她是“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为“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重要贡献;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她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新基因疫苗。如今,她奋战在战“疫”一线。29年来,她始终冲锋在前,于危难之际挺身担当。她说,除了热爱,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点评】


常人看来,陈薇的研究对象称得上“可怕”,包括鼠疫、炭疽、埃博拉病毒……以至于有人劝她,“少搞这些课题研究”。但是,为国家和民族铸造“生物盾牌”的强烈愿望,促使陈薇投身相关领域研究,走上生物防控战场这个“一线中的一线”。


她是科学家,也是军人,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29年时间里,一次次与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一次次在“无形战场”拼死搏杀,她为什么从来没有动摇过、退缩过?理由很简单:“穿上这身军装,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正是因为把军人的使命记在心中、扛在肩上、举过头顶,她总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关键性的原创科研成果向祖国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再次背负着期望和重托奔赴战“疫”一线,她那句“最坏打算,最充分方案,最长期奋战”,体现出一名科学家的清醒,也折射出一名军人的坚毅。


在这次战“疫”的前沿阵地上,还有一大批像陈薇这样的军队医学科研工作者。一声令下,他们就迅速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即使汗水湿透了衣背、口罩磨破了脸颊、药液侵蚀了双手,也始终保持“忙到起飞”的工作状态,始终坚守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岗位。视使命重于生命,为使命燃烧生命,这是他们勇毅前行的动力所在,也是战胜“疫魔”的信念所在。正如一名患者所说:“解放军来了,我们更加坚定必胜信心!”


在陈薇看来,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如果能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个人价值就会成倍放大。在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奉献、为民解难中,陈薇和她的战友们竭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倍放大自己的价值。即便需要承受高度的危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如果到了“为了守护生命而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也决不后退,因为他们深信,生命会因使命而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