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2|回复: 2

方舱医院里爱的传递(一线行走)

发表于 2020-3-11 10:58: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方舱医院里爱的传递(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张 兵2020-03-11 00:00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每一个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就能更接近胜利


10日,武汉武昌方舱医院休舱了。


看着新闻中空荡荡的病区,我为大家高兴,又不禁回想起在那里的温暖点滴。


我是武汉市洪山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一名民警,在确诊了新冠肺炎后住进了武昌方舱医院。入舱前经常忙得脚不沾地,突然间闲下来还怪不习惯。躺在病床的那几天,看着医生护士们像装了加速器似的来回穿梭,很让人心疼。随着身体渐渐恢复,我就一直在想自己能帮点什么忙。


院区设置了饮水机供大家使用,我去接热水时,发现周边地面湿漉漉的。仔细一看,原来饮水机的排水管道没装上。积水环境容易滋生细菌,要是有人经过时再滑倒,就更不好了。


我赶紧上报给了医院管理办公室。转念一想,医生给大家治病已经很忙,要是有软管接头,自己也能给装上。正好没多久,社工曹李耘带来了尺寸合适的软管接头。


“这是大家的事,哪能让你一人干?”路过的病友见我在捣鼓机器,也纷纷加入进来。病友付丹还找来几个废弃的消毒液桶接水,三两下,饮水机漏水的问题就解决了。


几件小事后,一些热心忙碌的病友熟络起来,一聊,其中许多是党员。每天不厌其烦帮着收拾废品、整理环境的退伍军人老肖说:“作为党员,咱们这时候不站出来还等什么时候?”


护士人少,病人的需求却非常多样。“分区管理会不会更有效率?”我们几个党员一起合计,组织病友进行服务分区,由热心病友担当组长,统一征集大家的需求,帮医护人员分发食品、药品。


帮83岁的宋婆婆联系上在宾馆隔离的儿子,帮患有口腔溃疡的潘师傅把米饭改成稀饭,发挥民警职业经验宽慰新入舱的马大姐……就这样,我们每天跟“舱友”们聊聊天,记下他们的需求,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时间也变快了起来。


武汉话常讲一个词叫“不服周”,面对天大困难,也不服软。我是一名病人,但也是一名党员、一名警察。即使身在病区,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战斗。


作为患者,我们接受了医护人员的救治和关爱,这份爱应当由我们继续传递。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病友间的鼓励、互助也是一剂良药,熨帖了方舱里的那些不安和焦躁。


有时,一件小事,就能温暖人心,一句问候,就能增添希望。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每一个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就能更接近胜利。


(讲述人为武汉市洪山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民警,本报记者刘博通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2 07:03:32 | 查看全部
谢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2 07:03:48 | 查看全部
问候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