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1|回复: 0

[转帖专区] 缘何?拿了冠军,还要做检讨!列出了3大类20多条问题

发表于 2020-3-11 11:19: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宋子洵 通讯员 刘星楠

         临机课目永远是战场上的必考课目

         ——推进实战化训练,应尽可能多一些“意料之外”

        拿了冠军,还要做检讨!

        张新昌的举动在全旅上下引发了强烈反响。旅领导把张新昌和参赛队员反思的问题挂到了旅内部网络平台上。两张问题清单上,他们列出了3大类20多条问题——

       平时的训练条件与比武条件的设置有一定差距,参赛队员有一些不适应;

        平时专业训练中,存在重技能轻敌情的现象,与实战要求仍有差距;

年轻队员缺少比武和临战经验,存在紧张和应变能力弱的问题……

采访参赛队员时,他们提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紧张”和“意料之外”。细细品味这两个词,发人深思:比武场上的意料之外,源于平时训练中的意料之中!

        “信息化战场瞬息万变,一分钟的判断延误就可能影响甚至决定战斗最终的走向。我们只有在今天的训练中尽可能地设置意料之外的内容,才能在明天的战场上收获更多的意料之中。”旅议训会上,旅领导的一番话引发了官兵共鸣。

       日常训练中,不少官兵习惯到了训练场就把枪摘下来放到一边。他们未曾想过,在战场上对手可能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时间出现,这些不经意的习惯会使官兵在实战中陷入被动境地。

       装备抢修中,不少官兵的关注点仅限于如何更好更快地把装备修好。殊不知,在维修过程中的隐蔽伪装,以及维修结束后的撤收撤离等训练,同样十分重要。

        “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两者暗含着战场上胜败与否的辩证法。对此,某防空旅高炮营营长石行玉感触颇深。

       去年实弹战术考核,石行玉带领全营参加,首轮射击就命中拖靶,受到了上级表扬。

       面对成绩,石行玉心里却惴惴不安:平时训练时,靶机通常只从一个方向飞来,他们在射击时只需要注意自己面前45度角的射击扇面,这次考核也不例外。

       “战场上,敌人会从哪个方向飞来?”考核成绩虽然不错,但这个问题却让石行玉和全营官兵警醒:如果面对强电磁干扰,防空阵地是否还能有效应对?若身处战场,官兵能否沉着快速应对意料之外的敌情……

       拉直问号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多组织一些意料之外的快反训练。为此,该旅充分利用基地化演习、陆空实兵对抗演习等机会,立足复杂条件设置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临机课目,逼着官兵在难局、危局、险局中求突破。

       如今,北部战区陆军各部队越来越重视临机课目的设置,各类比武考核都尽可能出其不意地设置难险课目,让参考和参训的官兵经常遭遇“意想不到”。

      “卫星过顶、炮火封锁、毒气侵袭……”某旅副参谋长乔飞清晰记得,几年前,当这些课目第一次出现在跨区机动演习中,仓促应战的该旅官兵还只能简单地搭设伪装网、拉大行军间隔、穿戴防毒面具。而如今,随着大家敌情意识的提高和处置意外情况手段的增多,官兵们对这些课目的处置方式更加合理多样。

       “两军交锋,一方企图夜袭,打算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而另一方则提前做好埋伏,借着夜色,将前来偷袭的敌人一网打尽。这是战争片里经常可以看到的桥段。”乔副参谋长神情严肃地说:“当我们想着出奇制胜的时候,往往敌人也抱有相同的想法。”

        都想出奇制胜,那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对此,乔飞和官兵们的看法一致:当己方保守的训练方式,遇上了敌方出其不意的战法时,此消彼长,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古往今来的战争,无不阐释着一个道理——临机课目永远是战场上的必考课目。

        “临机课目的处置慌乱,实则暴露出平时训练条件和标准设置与实战贴得不紧。”随着讨论不断深入,另一个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演训环境的构设是否贴近实战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