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9|回复: 1

孔卉楠:“把最着急的工作分给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友婷 通讯

发表于 2020-3-11 12:04: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把最着急的工作分给我!”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医院项目工地上,孔卉楠扯着大嗓门喊道。

  出生于1990年的孔卉楠是中建科工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大宗材料应急招采小组的小组长。她笑称自己以前说话没有这么大声,“项目人多,尤其我们商务办公室,进进出出的各种人,不吼两下根本没人听得到。”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被称为深圳“小汤山”,孔卉楠是最早进场的一批同事之一,早在大年初五就已经到了前线。“商务工作一定是要先行的,尤其是只有20天工期的这个项目,你不走在前面,后面所有人都得等你。”深知时间的宝贵,从一开始,孔卉楠就进入到了战斗状态,在接到项目启动命令后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几十通电话,最终锁定了5家级配碎石、混凝土、钢筋材料供应商,并储备了6家作备选应急单位。



  看似问题已经解决了,然而,对孔卉楠来说,问题才刚刚开始。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建设,正值春节期间,而且也是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很多人员都回家过年了,而且很多地区的交通处于中断的状态。虽然材料有了,但运输材料的司机却十分紧缺,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孔卉楠一下子没有了底。“当时都已经绝望了,恨不能自己去把那些材料拉回来。”孔卉楠说。

  在反复与供货商沟通无果后,孔卉楠最终只能求助于朋友圈。她把急需运输货车的消息编成了一个小短句,并在后面附上了自己的电话,孤注一掷,她就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出来。

  “大概几分钟,电话就来了。”后面就是应接不暇的电话,最终经过反复的沟通确认,孔卉楠共计寻找到30家运输单位协助材料运输,她连夜启动了供应单位约谈,最终锁定256台泥头车来运输材料,后续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后来,当事情告一段落后,孔卉楠打开朋友圈翻了翻,才发现,原来自己几乎所有的好友都在朋友圈复制转发了她的消息,那一刻她坦言还是很感动的:“所有人都在力所能及地为项目出力。”

  谈起这段时间的经历,孔卉楠想的最多的其实是她的儿子,孩子今年才4岁,而自己一直在项目上,十几天没有回去过了。“也不敢回去,怕万一有个啥事儿,那就太可怕了。”孔卉楠说,等自己撤场后,要按照公司的规定认真隔离,等隔离完了,到那时候再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实话,项目现在都已经完工了,还有人打电话问我需不需要货车。”孔卉楠笑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1 14:34: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