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茹佳佳 通讯员 俞娅勋
    “疫情期间,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确保厂内各装置平稳可靠运行,也算是用自己的方式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所尽的绵薄之力。”正在开展测温工作的兰州石化建设公司陶志宝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盯着测温仪器上的数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当前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建设公司党员陶志宝和许多生产一线的干部员工一样,奋战在现场一线,为实现公司抗“疫”不松懈。近期,他们还再次刷新了抢修纪录,将4天工期压缩为24小时,实现新的突破。
    7:30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早上七点,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陶志宝戴好口罩出了门。和往常一样,在7点半之前到达单位,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测温和消毒后,然后才对去乙烯厂进行2号锅炉急冷器内漏抢修任务的人员进行安排。他说这些都是一天检修、保运工作顺利进行和有序衔接的保障,一点也不能马虎。
    8:20 将对将 兵对兵 点对点
    为确保兰州石化乙烯厂抢修顺利推进,陶志宝针对安全常识、现场的疫情防护、操作的规章制度和检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等问题,从工作量统计、检修方案编制、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进行仔细梳理,步步确认,并逐项明确安全监护人、施工负责人、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机具等,给各个班长打电话,一一安排生产任务,做到“将对将、兵对兵、点对点”,保证所有工序清晰明了。
    8:30 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战斗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陶志宝每天从员工当班期间体温检测、常用工器具消毒频次及方法、正确佩戴口罩方法等各方面为员工做出指引,还利用早会、微信向大家宣贯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现在是抗疫的关键时期,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战斗!所以我们要时刻严防死守。每天除了消毒外,口罩的正确佩戴也是重中之重。”作业前,总会听到他不厌其烦地反复重复着。
    9:00 投入工作状态
    在对当天的项目施工作业票确认签字后,陶志宝将现有人员分成两组,一组去2号锅炉2层进行两根炉管的切割堵漏,一组去5层开始一个DN750的法兰盲板加设。随着指令的下达,大家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繁忙的一天。作业中,由于法兰螺栓高温热紧过,液压扳手难以拆卸。陶志宝即刻与业主协商,最后决定用割刀加热螺栓,然后液压扳手再进行拆卸。从早上10点直至下午2点,在他的协调指挥下,终于在下午4时将该盲板加设完成。13:00 突击队的“大管家”
    陶志宝关注所有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给现场作业人员买加班餐。吃饭的闲暇之际,会宣传预防知识,确保作业人员准确掌握防护用品的佩戴。在现场经常听见他嘶哑的声音,有人开玩笑说:“你这样喊下去估计就是‘金嗓子’也快扛不住了!”他微笑着说:“即使声音嘶哑,我也要提醒大家做好自我防护,也要同大家一起坚持工作。虽然我们这点力量微不足道,但也能彰显出我们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是事事处处走在前的……”
    15:00 啃下“硬骨头”
    “这样不行,这个母材是特殊材质,二层炉管母材焊完之后经过试压检测发现有裂纹,我们必须严格控制焊接速度及层间温度。”陶志宝对现场的另一负责人说道。“那你说咋办?又是102B裂解炉的第一急冷换热器管内漏封堵,又是裂解炉103B第二急冷换热器裂解气侧加盲板及超高压蒸汽侧升汽管、降液管断开配置管线,外加消漏、更换阀门管线等10余项任务,我们只有20余号人,这么多工作量,本来预计的是四天工期,可这才干了一天,要把工期缩短到三天,注重这些细节势必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怎么按时交工?”
    同伴的话陶志宝一清二楚,早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他就迅速赶往现场,对接工作量后查阅该设备的相关资料,并从入场设备、人员组织、施工难点等方面不断细化着前期筹备工作,又怎会不知任务的繁重?可这也不能成为不重质量的借口啊!在这特殊时期,别的分包队伍又没法进厂,在这用人之际我们“钢铁之师”怎么能退却呢?不行,我们要想方设法保生产、赶工期。
    “老宋,现在这个时候估计就要辛苦你一下了,我俩给你打下手,你是焊接技能专家,你来把控层间温度,焊接速度交给我们来把关。”陶志宝对同事宋满堂说道。
    说干就干,陶志宝在和宋满堂对设备焊缝处做详细记录,结合多年施工经验,列出详细的焊接计划。在大家协同助阵下,凭借着咬定效益目标不放松的劲儿,抢工抢时。这个任务,他们连加两天晚班,累计连干24小时,提前于次日凌晨4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我们要众志成城,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一切以公司的生产任务为重。虽然我们这点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们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是事事处处走在前的……”短短的几十个字,没有豪言壮语,却道出了基层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疫情”面前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摘自《甘肃工人报》3月 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