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4|回复: 0

[转帖专区] “有一种爱情叫默契”——新婚夫妻为抗疫推迟婚礼

发表于 2020-3-11 20:48: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合肥3月11日电(记者周畅)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安徽泗县中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薛雷和新婚妻子的婚礼应该已在正月十五顺利举行。现在的薛雷,战“疫”正酣,“婚礼的事,就等疫情过去再办。”

  2019年下半年,薛雷和孟芳领完结婚证组建了小家庭,计划在新春正月十五举行婚礼。过年前夕,疫情突至,薛雷作为感染科主治医师冲在一线。

  “有一种爱情叫默契。”薛雷说,妻子孟芳是安徽泗县长沟村卫生室的护士,同为医护人员,他们深知自己此刻的责任。没有言语,但“全力抗疫优先”就成为小两口心中的默契。

  从1月底至今,薛雷只轮休了3天,大部分时间,他都只能和新婚妻子通过电话或视频说说话。“坚守岗位是医生的天职。”薛雷说,他只是做了一个医护人员该做的事。

  “现在已经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了。”薛雷回忆道,刚投入抗疫工作时,相关流程系统尚未完善,人手也相对紧张,经常长时间不能脱防护服,最长一次连续工作超过15个小时。“在穿防护服之前还能吃点饭,但是不敢喝水,怕上厕所。大夜班的10个小时,要提前好几个小时开始不能喝水,确实比较熬人,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在我们医院,像薛雷一样的这批‘80后’‘90后’甚至‘95后’成了中坚力量,扛起了他们的责任。”安徽泗县中医院院长王文章说,泗县最冷时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因防疫需要又不能开启中央空调,医护人员就只能穿着防护服硬扛寒冷,雨雪交加时临时搭建的帐篷还可能被刮翻,“这样的艰苦,他们都没有叫过苦。”

  在王文章看来,这些扛起责任的年轻人,也扛起了未来的希望。

  30岁出头的赵聪明,从年前开始值班,由于家里孩子年龄小,为确保家人安全,他连续多日住在车里;50多岁的魏本余,是感染科年龄最大的党员,白班夜班轮流上,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和口罩在他的头部和颈部留下深深的勒痕;原本需每天服药的杨婧,为坚守岗位做好抗疫工作,多日未能按时服药……

  远不仅是这些感染科的同事们,薛雷说,安徽在院确诊病例实现全部“清零”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

  现在,薛雷开始在发热门诊轮流值班。“比起刚开始时一天24小时就诊者不断,现在就诊人数已经明显减少。”在薛雷看来,战“疫”结束的曙光,已经就在前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