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玉明
前不久,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仪表车间有一名大学生员工,工作中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他这一反常举动立即引起车间党支部书记的注意。经过深入了解,其原因是由于他父亲去世不久、母亲又患有尿毒症,每周需做两次透析,作为独生子的他既要照顾母亲,又因为班组缺人不好意思跟车间说请假,左右为难。车间班子经过研究特事特办,每周特批两个半天假,让他陪母亲透析;班组成员自觉替他值班保证安全生产。该员工非常感动,表示一定努力把工作做好,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这是这个厂各级干部实施“员工上岗思想动态分析法”的一个事例。该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班前发现苗头及时谈心,班中针对矛盾及时化解,班后沟通交流及时巩固;班前表扬鼓劲,班中指导帮助,班后批评教育;交接班时看状态,状态不好不上岗;精神不振问原因,原因不清不上岗;情绪低落查根由,根由不明不上岗,从而为进一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供了保障。这一方法的实施,较好达到了员工思想摸得清,脉搏把得准,政策答惑解疑,排忧解难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多年来,这个厂无论体制怎样变,领导者怎样换,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方针始终不变,各级干部始终把员工的安危冷暖挂心上。每个党支部、每个基层分会、每个团支部都和本单位的一名困难员工结成帮扶对子,在生活上帮扶、在工作上共进,使帮扶对象不仅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而且思想、业务和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送生日贺卡、家庭访问、手机短信等形式,为员工过生日1600余人次,加强了员工对企业的信同感和归宿感,同时也拉近了企业与员工的感情距离。电气车间有一员工身患重病,多次治疗,收效甚微,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工厂党政领导带头捐款,安排专人到医院探望。电气车间党支部组织干部员工开展以“做一次生命的援助”为主题的爱心救助活动,车间130名员工捐款14200多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和谐友爱”的时代赞歌。2009年,全厂18个党支部、18个基层工会分会、10个基层团支部累计结成帮扶对子69个,开展送温暖活动176次,累计发放慰问金138.23万元,帮助109人次解决了生活难题120件。
同时,针对基层员工最关心、反响最强烈、涉及切身利益的合理诉求,各职能科室干部集体“会诊”,通过网络信息通道张榜反馈,从而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由于众口难调等因素,食堂是员工最关注的地方。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干部员工的生活需求,体现“众口难调调众口”的服务理念,这个厂主管后勤的干部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工作原则,着眼于“调整经营策略、调精服务流程、调优花色品种”的努力方向,在时令食品调剂方面满足员工需求。根据天气炎热的实际,适时增加过水面,配以黄瓜丝、香菜沫等佐料,咸淡适口,香爽宜人,深受员工欢迎。立秋以后,“秋老虎”发威,连续多日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令人难已忍受。厂党政领导带领党群、后勤人员将西瓜和雪糕等防暑降温食品送到窗口检修一线员工手中。截止到目前,已送西瓜1000余斤,糖茶水8000斤,绿豆水8000斤,雪糕1000余支,绿茶饮料和矿泉水各4000多瓶。同时,根据员工呼声和建议,先后改善了倒班宿舍员工休息环境,调整优化了员工通勤车站点,建设了羽毛球馆等员工活动场所,为员工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坚持开展羽毛球团体赛、员工横大班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陶冶员工的情操,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凝聚了员工队伍。
同时,各级干部把心灵沟通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在严管和和谐的关系上,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做到严格管理与理顺情绪相结合;在个人爱好和规章制度相矛盾时,引导员工处理好“禁”与“导”的关系,做到规范行为与思想疏导相结合;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抵触时,引导员工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做到解决个别问题与解决共性问题相结合。同时,还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至家庭,通过企业与员工家属互动、设立亲人寄语墙等形式,征集员工家属的安全寄语,让员工感到亲情的分量和岗位的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拓展至安全文化网络,通过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议、交流安全管理体会、宣传画廊、广播站点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理念,营造“安全管理我有责,岗位安全我负责”的安全文化氛围,筑牢干部员工的安全思想防线。一年来,工厂共举办员工家属座谈会2次,征集安全寄语、安全格言警句852条,建立安全文化墙3处,组织安全论文交流103篇,干部员工撰写执行“反违章禁令”体会1089篇,查摆各类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87项,制定针对性措施99项,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生产同频共振,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工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这个厂还紧贴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维护、节能降耗实际,开展“管理合理化建议征集”、“节能金点子”发布等活动,为想干事者建平台,为能干事者搭舞台,为干成事者设奖台,给广大员工展示聪明才智创造了空间,培养了员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的真实情感。构建工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合理化建议管理网络,分重大和一般两个级别立项,厂季度和车间月份奖励“322”合理化建议工作模式,开通班组为单位进言献计、车间为重点筛选纳策、科室为纽带组织实施的合理化建议“直通车”。丁辛醇装置“龙头”合成气系统氢碳比频繁波动,成为丁辛醇生产工艺控制的“疑难杂症”,有30年实践经验的崔承刚等人采取稳定住氢碳比、适当补加铑催化剂等方法合理调节补氢控制,满足了丁辛醇两套装置工艺需求。合成氨装置尾气中的硫化氢易污染环境,而邻近的兄弟厂硫酸装置可以回收硫化氢中的硫,满足减排的目的。为此,员工们提出将合成氨装置含硫化氢的气体用管道送到硫酸装置的建议被采纳后,新铺设从合成氨装置至硫酸装置含硫化氢气体管线1700米,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总量指标756吨,并年创效35.7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009年,广大员工累计献策 1328条,工厂采纳实施 808项,创效2994 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