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韩立慧
最近,全球抗战疫情的消息在网络上,占据了很多的头条,我时刻关注国内的新闻,每日里和家人,尤其和孩子们保持联系,最多的还是言语安抚和提醒生活安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子打地洞,由于我长期不在家的缘故,孩子的妈妈临时需要出门的时候,12岁的大女儿也学会了照顾3岁的妹妹,会自己泡面,简单的独立自主,让我深感欣慰。
目前我已转战伊拉克南部油区工作,东巴格达区块暂时告一段落,刚来这个区块的井队,就碰上了井下漏失,后水泥堵漏成功后,又发生了井下断震击器,打捞,下完表层套管,固井作业时又发生漏失,折腾几番…….深深的被这个区块的地质结构给狠狠地上了一课。现在,我们这支钻探队,有俄罗斯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朝鲜人,印度人,中国人,以及占多数员工的伊拉克当地工人,交流语言除了英语,就是俄语和阿拉伯语,这小小的井场也算是一个小联合国。
平日里,我负责灌区的钻井液系统,井队配有两位工程师协助我现场的工作,此外,我对口负责项目和甲方,说来也有意思,因为甲方是俄罗斯公司LUK OIL,与甲方驻井代表日常交流,除了英语,我还可以用俄语交流,我以前自学的俄语在这个中东国家又用上了,打心眼里我并不擅长于学习语言,毕竟工作的需要,不会语言又没法在境外工作,所以我自认为我的语言水平不精,但是却比别人多掌握一门语言,在这支队伍里,除了我能简单的和甲方代表交流俄语外,事实上别人也确实不会,但是现场的除了当地阿拉伯工人,我的英语水平确实比较让我汗颜,其他人的英语确实相当的牛,我也仅仅做个资料没问题,能简单地交流,看来我还得继续加油努力学习英语了。
月升东山,邦克声起。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白日里活跃的乡镇,阿拉伯特有的集市,熙熙攘攘,路边地摊商人叫卖声高昂的炫耀自己的商品,车来车往的马路中间,搭肩布袋或者头顶大盘兜售零食的小贩,拍打着每一个过路的车窗,几乎所有的路口都能看到持枪的士兵在警戒,路边武装皮卡或装甲悍马上时刻有一位大兵架着机枪,枪口朝向大路警戒。这种境遇,也只有在这样的“新生”国家才会看到,中东战争已经结束十多年了,可是社会秩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除了油区能看到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其他地方还是谈不上大力建设,说来也奇怪,这个国家的政府高层居然很多领导都拥有西方国家的国籍,尤其扯蛋的是国防部长居然是拥有瑞典国籍背景的伊拉克人来担任,一大家子人除了他本人外都在瑞典定居,像这样安全脆弱的国家,这样的部长是如何领导国防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国民?西方世界指导和建立下的所谓民主政府办公场所,居然在美国大兵保护下的巴格达绿区内,与国民保持距离,唯一与百姓零距离打的火热的居然是各处的伊斯兰宗教领袖。这个苦难的国家,若要能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和独立,确实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路要走……
还好,我们工作的油区,安保森严,基本上与当地的社会属于两个世界。只不过,这两个世界中间是由重兵来维护。井场四周不是水泥墙就是高架铁丝网,四角的岗哨时刻提醒,刺眼的探照灯,说明这里属于重重之地,警告无相关的当地人不得随便进出。尤其是到了深夜,一切归于沉寂,归屋的就不再出来活动了。月光之下,大地安静如初,除了大马力柴油机的轰鸣和钻台上钢铁的撞击声,油区游荡着野狗也懒得叫唤,上夜班的工人们按部就班进行着既定的工序在生产。来自于不同国家的石油人,在这里,都是为了讨生活,无论怎么样,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除了惋惜,和埋怨命运的不公及人生无聊的做作外,只有埋头过自己的生活。但是,当下当地社会的景象,就像一块锋利的刀片,都在我脑海里刮出一道印子,除了彼此鼓励让大家看到美好,从而倍加珍惜生命,让我们更加与当地工人和睦相处,眼前山河如此无奈,也更让我们懂得只有独立自主的祖国强大才是硬道理!
来源 现代作家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