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8|回复: 0

甲骨文输入法取得突破 让古文字复活

发表于 2020-3-13 15:55: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成都4月25日电(记者 吴晓颖)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但要在电脑上打出这种像“画”一样的字却很难实现。刘志祥等人编制的甲骨文六位数字码输入法,让甲骨文电脑输入成为可能。他们编著的《甲骨文六位数字码检索字库》一书,近日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因其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王室贵族占卜和记事文字实录。据统计,目前海内外约有16万片甲骨文,共有单字4300多个,已释读字有1600多个。

  “虽然不少人对甲骨文输入法展开了研究,但鲜有能直接在电脑上输入使用的。”《甲骨文六位数字码检索字库》责任编辑杨波说,图书排版时遇到甲骨文通常需要重新造字或编辑字形图片,费时费力,也容易出错。

  据介绍,编制输入法首先要解决编码问题,汉字编码主要有拼音编码、字形编码两大类。但目前约有一半以上的甲骨文是失传字,它们的读音未知,无法对其进行拼音编码。同时甲骨文有大量象形字,没有相对规则的笔画,有的甲骨文又有多个不同异体,无法套用现代汉字常用的字形编码检字法、输入法。

  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77岁的刘志祥与尹奎英、刘晓戎从2000年起,开始研究甲骨文编码。“甲骨文虽复杂,但它的笔画结构只有三类:封闭曲线笔画和其延长线结构、交叉笔画结构、离散笔画结构。”刘志祥说,根据这些特点,我们编制出一种全新的甲骨文字形编码——六位数字码,类似于汉字检字的四角号码,2011年“甲骨文六位数字码输入法”获得国家专利。

  同时,刘志祥等三人开发了甲骨文电脑字库软件,将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字典》中的8700多个甲骨文字形(含异体字)编入电子字库。在此基础上,甲骨文电子字库被做成书面文字版,即《甲骨文六位数字码检索字库》一书,书中每个编码后附有对应的甲骨文、汉字、出处、备注等,方便读者随手查阅。

  “这本书和六位数字码输入法为甲骨文检索、古文字信息化处理提供了工具。”杨波说,即便使用者不认识甲骨文也可以检索或输入,让学习甲骨文不再是一件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