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收藏一定要为社会服务,那样才能体现出收藏的价值。所以,我以收藏为媒介,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们能领略到祖先们创造的文化成果,为弘扬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说起自己做公益的初衷,刘建文朴实的话语中藏着儒雅与大爱。
企业的蒸蒸日上显示出刘建文过人的经营能力,但他的追求不止于此:“我的公司是做文化传播的,平时和收藏品、艺术品打交道很多。工作中,利于我对玉器的样式和结构渐趋熟悉,但总觉得不够深入。有时我就想,要是哪天我能亲眼见到真正的上好古玉,该有多好!正是当初这个朴实的想法,逐渐引导我走上了玉器的收藏之路,而这一走,就是近二十年。”
“人生就一个缘字。玩玉同样讲究缘分,缘从何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一个聪慧的大脑。生活有时候需要一些放弃,放弃那些过于强求的,你才会发现生活之道。”
富于收藏、精于鉴定,让刘建文的玉器收藏之路越走越宽。通过玉器收藏,他也得以实现自己回馈社会、弘扬传统文化、回馈社会的初衷。一直致力于环保、公益事业的刘建文于2006年获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中华慈善爱心宣传大使。
刘建文从2013年至今一直参与支持地球唯一村庄环保活动,对环保公益事业的支持,地球唯一村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组委会授予刘建文为“中国环保公益宣传大使”。
刘建文十几年如一年的坚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关注自然环境的恶化。刘建文获得中国环保公益宣传大使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尊重自然,便是尊重我们自己,保护自然环境,更是保护我们人类。这次获得中国环保公益宣传大使让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以后要更多用科学的指导和严谨的态度关注、呼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
收藏怡情,探究玉器背后的历史文化
玩玉亦是收藏,不在玉的贵贱,量力而行,玩得开心,玩出乐子才是高手。刘建文就是这样的玩家、藏家与高手。
在传统文化中,玉器最具中国人的个性,最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刘建文喜欢研究一件藏品背后的成因,甚至还会花大量的心思与时间去探究它对时代产生的影响,以及它消亡或式微的原因。
“要成为一个快乐的收藏家,就必须先了解中华文化。”刘建文说,首先要常到博物馆参观,阅读考古出土资料书籍,收集古玉残件破片标本,参加古玉研习鉴赏班和讲座等;其次要拜真正的收藏家为师,从众多藏品中进行鉴定比对,看得越多越能增强眼力。“藏玉不能浮躁,一定是以学识做基础,只有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才具备藏玉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