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回复: 0

数字化,从“附加项”到“必选项”

发表于 2020-3-15 19:1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几天,有两条新闻颇受关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3月10日,蚂蚁金服宣布,把支付宝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立下“3年携手5万服务商,帮助4000万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的战略目标。一则是顶层设计,一则是企业布局;一则关乎加速建设“数字高速公路”的新基建,一则聚焦服务业数字化。把这两条消息结合起来看,不难发现其中微妙的关联,而这个关联的关键词,就是数字经济。

  为什么是数字经济?因为它在多场景运用中呈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尤其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按下暂停键,但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如今的井然有序,疫情之“危”中,数字经济展现出无限生“机”,为经济添了一抹亮色。在日常生活中,在线教育、在线视频、在线购物、在线办公全方位充实人们的生活;在防控一线,无差错发药机器人、全能消毒机器人、超声机器人、测温巡逻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的上线在保障服务的同时降低了人员接触感染的风险;在企业运行中,数字化平台让客户快速了解供应链变化,工业机器人让生产效率不打折扣;在政务运用中,200多个城市建设数字防疫系统,上线健康码,极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从行业、地区、规模、经济类型等维度深入分析经济运行动态,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提出帮扶措施。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为什么是数字经济?因为中国经济这片大海为其提供了雄厚的发展基础。在中国这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土地上,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随处可见。此外,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13万个,移动互联宽带用户总数超13亿户,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研发投入超过550亿元,数字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强劲。与此同时,我国先后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技术研发、成果应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等方面描绘好顶层设计蓝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给力的政策支持。

  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方位、多场景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从行业看,更靠近消费者的行业如零售、娱乐、教育等领域数字化程度较高,而很多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仍然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发展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激活。

  为此,要着力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推进传统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同时加快发展平台建设,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要不断完善并落实好相关政策,加大人才、金融、财政等方面支持,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让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活力与动力,带来更多春色与亮色。(作者:陈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