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领导一句“记得”,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张莉菲
2009年8月20日,在湖北黄石大冶有色冶炼厂污水车间举办的庆功宴上,我举着酒杯,鼓起勇气向厂党委书记肖勇轻声问道:“肖书记,您还记得我吗?”肖书记呵呵地笑起来,“当然记得你个丫头了,14年前你财贸中专毕业,档案还是从我手上过的呢,看了你的档案,我把你从动力厂干部科科长陈首丽那借到了公司干部科,你做事蛮认真,电脑打得不错……”
原本正热闹着的一大桌人,突然间安静了下来,车间的领导、班长们都惊诧地看向单位的这位“一把手”,又看了看我这个来自一线的污水处理工。
天啊,公司17000的众多员工中,他不仅认出了事隔14年的我,甚至记得我的毕业学校,工作时间,专长等等细节……曾经的郁闷,曾经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部化成了激动的泪水。
14年前,我从湖北黄石财贸学校毕业分配到大冶有色集团动力厂,不久借到集团公司机关干部科整理了一个月的档案,肖勇是时任干部科科长。之后,我和这位领导就象两条平行线,他从干部科走了出来,调到了集团第一大厂——冶炼厂任党委书记,我随95届的中专生由干部编制全部转成工人编制,充实到另一家厂里做污水处理工。2009年,集团公司重新调整机构,我所在的污水治理车间整体划转到冶炼厂,我成为了冶炼厂的新成员。
本以为饭局里短暂的激动后,我便重新继续平静的生活,可没过一个月,车间主任方照坤找来了厂里招聘宣传干事和企业文化干事的通知,让我去报名。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主任,认为从一线到厂机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说这里跳跃了班组、工段、车间几级,我更害怕考不好失了面子不说,还破坏了我的平静。主任扬了扬眉毛:“隔了十几年,大领导都记得你,说明你有实力,这次就算考不上也要展示一下你自己!展示一下我们小车间也有人才!”于是,我认真地对比了一下招聘通知里的七大条件:政治素质好,我刚刚入了党;在集团报发表文章2篇以上,我发表过十多篇的副刊;35岁以下,大专以上,我刚好33岁,学完了电大又自修了本科;计算机操作能力好,我在原厂里的计算机比武是冠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强,我参加的公司辩论赛不仅获得集体一等奖,个人也得了最佳辩手奖……
在大家的鼓励下,我通过了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录取试用共六大关,今年5月底,我正式调入了党委工作部,当上了企业文化干事。
车间好友李凌志在祝贺时,拉着我的手:“张莉菲,你让我看到了自已的希望!”至今,这句话仍沉甸甸的压在我的心头,我明白,我背负着的不仅是领导的期望,还有着职工们的寄托,我知道,许多基层职工不仅有把工作做好的责任心,还有着一颗努力向上的上进心。刚在厂里报到时,也曾有“不服气”的宣传员当面瞟着我:“上去的不是有实力的,就是有关系的!”面对他们,我不想解释,何况解释了人家也未必相信。我只是默默地努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地做、用力地学,为了记得我、相信我的领导和职工们而努力。
几个月来,除了做好日常企业文化工作,我主要负责编辑每月36页的厂刊杂志《熔炉》,这需要很扎实的功底。为了提高写作水平,6月份,我加入了中企互动平台,在许多老师大力帮助下,除在集团报刊上发表了十数篇文章,还在省级报刊发表了4篇,在国家级报纸发表了4篇。为了能让厂刊促进职工与领导的进一步沟通,我扩大了班组采风专栏版面,把镜头对准基层职工,并坚持每周二、周三穿梭在现场,深入一线倾听职工的心声。忙碌的同时,我单调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丰满起来……
可以说,领导的这一句还记得我的话,已经改变了我人生的整个轨迹。现在,与仍在一线奋战的许多朋友们聊天时,他们时常笑我,说我命里的贵人多,才能一步步的成长蜕变,并向我“取经”,在集团公司和厂里每年进行的安全干事、秘书等各种招聘中,怎样才能让“贵人”记住自已,为自己插上一双翅膀?我总是告诉他们:机会是积累出来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只是摆在那里的一个位置,只要我们平时注重学习,把握细节,踏实做事,不发牢骚,领导就是想把我们忘记也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