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9|回复: 6

摄入微塑料,就在撕开塑料袋一瞬间

发表于 2020-3-20 10:1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日报北京3月19日电(记者张梦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1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在日常任务中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一类的塑料包装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是指长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颗粒。
  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体积越小,意味着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更高,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也越强——这也是它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一般认为,微塑料直接来自工业,比如去角质的护肤品,或是间接来自较大塑料物件的长时间分解。不过,对于日常任务,如划破、撕开、拧开塑料包装和容器所产生的微塑料,科学界一直没有充分了解。
  此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监测了当人们撕开巧克力包装袋、划破密封胶带以及打开塑料瓶盖所产生的微塑料。他们还通过化学测试和显微镜对这些过程产生的微塑料进一步确认。
  团队发现,撕开或划破的动作会产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微塑料,其中包括纤维、碎片或三角片,大小从几纳米到几毫米不等。产生最多的便是碎片和纤维。研究人员估算,每300厘米的塑料在被划开或拧开时,可能会产生10纳克至30纳克(0.00001—0.00003毫克)的微塑料,具体取决于打开方式和塑料本身的条件,如硬度、厚度或密度。
  研究结果表明,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等日常活动可能是少量微塑料的额外来源;但它们存在的风险、潜在的毒性,以及它们被摄入的方式还有待认识,有必要对人类暴露开展进一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0:12:2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1:23:43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CH.L.B)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1:23:4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1:23:58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1:24:09 | 查看全部
老师发帖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1:24:19 | 查看全部
祝老师新的一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