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回复: 1

我科学家精准“删除”动物特定记忆

发表于 2020-3-23 14:19: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万有与伊鸣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大鼠的脑中实现特定记忆的精准删除。论文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表示,此项研究有望为慢性痛、成瘾等以“病理性记忆”为特征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子刊《科学进展》。
  “记忆编码与储存很重要,但对于负性记忆的‘遗忘’同样重要。”伊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负性情绪的记忆对生存有重要意义,但如果这类负性记忆过于顽固,反而会成为负担甚至疾病,如创伤后应激综合征。此外,慢性痛、药物成瘾、慢性应激等疾病,本质上都是患者在经历了疼痛、毒品带来的感觉或压力后,产生了难以清除的、长时间存在的“病理性记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
  事件的记忆是由脑内一群“印记细胞”编码与储存的,不同的记忆由不同的印记细胞群负责。
  伊鸣表示,理论上,如果能“删除”记忆,可能为“病理性记忆”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然而,学习与记忆又是非常重要的功能,能否在不影响正常学习记忆能力的同时实现特定记忆删除呢?
  传统的药理学或基因编辑技术仅能大范围地、非特异地影响神经细胞,无法精确操控有特定功能或解剖特征的神经细胞群。
  伊鸣介绍,该研究在两个不同的实验箱里诱发大鼠对箱子的恐惧记忆,进而将基因编辑技术与神经元功能标记技术结合,通过对特定印记细胞群的基因编辑精确删掉大鼠对其中一个箱子的记忆,而对另外一个箱子的记忆完好保留。(记者 唐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3 14:19: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