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0|回复: 3

[转帖专区] “冠军班长”咋带出了“后进班”

发表于 2020-3-23 19:14: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解放军报   本报特约记者 童祖静 通讯员 江樾铭 何 飞

      “前方受表彰,后方却‘冒泡’。”连日来,第72集团军某旅一连班长李昭辉心情十分复杂,就像在坐过山车起伏不定:自己代表连队参加上级比武,不辱使命勇夺冠军,喜不自胜;所在班在考核中排名倒数,身为班长难辞其咎,愁肠百转。

       李昭辉各方面能力素质过硬,所带的班也非泛泛,曾多次出色完成连队赋予的重要任务。如今,“冠军班长”咋带出了个“后进班”?

       李昭辉的排长戴卫道替他喊冤:“从去年6月开始,他一直在外集训,大半年时间不在位,谈什么管班带兵呢?”

       班长不在位,班里的大事小情都要副班长郭纪云扛。“我兵龄短、经验少,没带好这个班对不起大家!”愧疚和委屈让郭纪云红了眼眶。

       推荐李昭辉去参加比武的指导员王冬则在反思,军人理应“有荣誉就争、见红旗就扛”,但看着蔫头耷脑的整班人,他又感觉,虽然有得,但失去的似乎更多。

       无独有偶,班长孙海源去年下半年因新兵集训任务连续在外4个多月,回到部队时,不仅班里工作滑坡,和战士们也疏远了不少。面对过去无话不谈的孙海源,上等兵王庚辰如今却觉得很难开口:“感情是相处出来的,长时间不在一起,哪还能张嘴就说心里话。”

        这样的情况还有多少?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该旅领导成立调查组展开调研,发现这一现象不只发生在班长身上,基层干部同样面临“在外拿成绩”和“在家抓建设”的选择。

       “比武竞赛是条快车道。”侦察排长徐恩达坦言,与他同批的干部中,有3人虽然长期不在位,但因比武竞赛崭露头角,已被选调进入机关工作。

       “夺魁归来多长脸啊!班级考核成绩对个人立功受奖影响不大。”合成营营长张雷告诉记者,其实不少基层骨干对于李昭辉心生羡慕。他的话引起了班长李政义的共鸣:“抓团队建设时间长、见效慢,一不小心战士‘冒泡翻车’,班长还会被追责,很容易功亏一篑……”

       “两者相权,团队建设被放在了第二位。”该旅领导介绍,因为当前比武竞赛主要面向个人而非群体,参加这类活动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大,不仅领导热衷“摘金夺银”,基层干部骨干大多也对获得成绩后的“后续效应”有着不小期待,但这种“热衷短稳快,忽视抓常长”的做法并不可取,团队建设才是部队建设的根基。

       为此,该旅就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出台规范干部骨干编配管理、清退违规借调人员、叫停备考集训活动、优先确保基层满编等措施。同时,他们将单位全面建设作为考评营连主官主要依据,探索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提高干部骨干抓基层打基础意识。

经历了这次风波,李昭辉表示:“身为班长,就要以班为家,带出过硬班。”据了解,在该旅最近组织的一次基层干部骨干满意度调查中,班长们的好评率有明显提升。

        编余小议

        比武考核的“指挥棒”别指偏了

■徐  雯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管人员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主管人员能力素质过硬,其所在团队的全面建设就一定过硬吗?恐怕未必。

      现实中,这样的反面例子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基层主管人员尤其是营连主官经常脱岗不在位难辞其咎。近年来,一些单位的比武考核日益增多,基层干部骨干把心思和精力更多地花在了争金夺银上,对自己所在单位的建设则用力较少,因而出现了“将强兵弱”“主官强团队弱”的失衡现象。

        基层主管人员包括各级主官该不该参加比武考核?答案不言而喻,关键是这些比武考核设计要科学、导向要正确。比如,考连长,除了考个人素质,还必须突出考带兵建连的能力;比班长,除了比单兵技能,还要重点比带领班组完成任务的本领。这才是判定一名连长、一个班长是否优秀,应该具有的评价标准。

       比武考核的“指挥棒”指向哪里,基层官兵的“发力点”就会落到哪里。“指挥棒”指偏了,“冠军班长”带出“后进班”就还会发生,基层主官热衷个人进步、怠慢团队建设也不足为奇。对于这种苗头和倾向,各级领导机关务必高度重视和警惕,并加以坚决防止和纠正,否则对战斗力建设贻害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9:44:1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9:44: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3 19:44:37 | 查看全部
感谢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