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回复: 1

三千里驰援 “心灵治疗师”们马不停蹄

发表于 2020-3-24 10:31: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好,心理咨询热线!”张鹤瀚声音亲切温暖,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这句短短的开场白将他和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因疫情而感到焦虑、无助的咨询者联系起来,一部24小时不离身的手机成了他的战“疫”法宝。
  31岁的张鹤瀚是天津市安定医院的一名心理医生。2月12日,作为天津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心理援助组成员,张鹤瀚乘坐飞机赶赴湖北恩施州,之后辗转来到利川市。一到当地,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利川市是恩施州确诊患者较多的市县,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当地医护人员精力、体力的消耗很大,精神普遍高度紧张;角色的转换、环境的变化,也使不少患者和隔离观察者出现了焦虑、担忧、害怕等应激反应。”张鹤瀚意识到,当地对于心理援助的需求大,亟须建立起危机心理干预机制,帮助有需要的人群纾解负性情绪。
  “只靠我自己能帮助的人非常有限,必须要与当地的力量结合共同开展工作。”2月17日,张鹤瀚发动各方,组建起一支抗疫心理援助队,还设置了由30余人组成的心理热线组,让心理援助的“车轮”动了起来。
  为了尽量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张鹤瀚一般采用电话、微信连线等方式帮助医护人员、确诊患者、隔离观察者以及当地公众缓解心理压力,并保持24小时在线接听。
  除了线上“接诊”,张鹤瀚还不断进行线下调研。2月24日,张鹤瀚来到了利川市人民医院。他发现,疫情的紧急态势与行政医疗工作的巨大压力,使院内不少人的情绪都非常紧张。张鹤瀚主动帮助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并为他们开出了呼吸调节、冥想、减少信息浏览、播放舒缓音乐等“心灵处方”。“很多医护人员在救治别人的时候,实际上很难看到自己也需要被帮助。我希望能通过和他们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他说。
  在恩施州,张鹤瀚不是一个人在心理战线上战斗。天津市安定医院心境障碍科主任张勇也是驰援恩施州的一名心理医生。他积极培训当地的医护人员与村里的基层干部,帮助他们在调试自身情绪的同时识别身边患者、居民的心理状态,织开“心理援助网”,通过建立覆盖全州的热点电话、录制视频、制作PPT、推发公众号的形式,向更多有需要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
  “心理救援是疫情之下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是装饰,而是为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切实支撑。能够通过专业优势帮助恩施州人民缓解心灵之痛,我们也很开心。”张勇说,经此役后,还要继续加强公众对心灵健康知识的认知,提升其自我救助能力,这项工作他们将长期坚持下去。(刘惟真 宋 瑞 谭元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4 10:31:2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