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1

前线科室里 有群“大发明家”

发表于 2020-3-24 10:34: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个‘药品识别带’,相当于科室常用药的‘药典’,每个医生护士都能参照它快速找到对应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功能,非常方便。”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感染二科病房,医生刘刚正拿着一串用透明胶带制作而成的“药品识别带”,向患者宣讲其所服药品的相关知识。
  这个创意来自感染二科男护士陶俊。该科室收治的患者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基础疾病,平时需要服用的药物多达40余种,医护人员短时间很难将它们一一记住。“特别是把药从药盒里拿出来以后,就更难分辨了。”细心的陶俊发现这一现象后,冥思苦想:“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翻找药盒和说明书就能快速明确药品信息呢?”
  从手绘到贴图,陶俊想了很多办法,和同事讨论后,最终决定采用最直观的方式:上下两层透明的胶布,将药丸和标注了药品信息的小纸条一起“粘”在中间,形成透明的药品“标本库”,医护人员和患者需要查询相应药品信息时,简单对比就一目了然。“采用透明胶带还方便用酒精擦拭消毒表面。”陶俊说,“目前药品数量已有42种,我们还会根据情况实时增加。”
  适应“战时”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地取材解决问题。在感染二科,像陶俊这样的“发明家”还有不少。
  提取鼻咽拭子是医护人员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必要的操作,也是最危险的操作之一。感染二科主任徐智发现,采用既往的方法,在提取鼻咽拭子过程中,处于坐姿患者常常会不由自主打喷嚏,会直接喷到医护人员的面屏上。他将医护人员使用的透明面屏进行改造,经过多次试验,在面屏中央适当的位置挖了一个孔。医护人员提取鼻咽拭子时,请患者平躺在床上,为他们戴好特制的面屏,调整到最佳位置后,轻轻将棉签放入患者鼻腔,即可慢慢旋转取出。“我们可以通过透明的面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患者若有不适,我们就调整操作的力度和速度,力保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为了及时固定鼻咽拭子的试管,护士曾小琴还用4个易拉罐改装成了‘试管固定器’。”徐智说。“感觉像是给鼻腔做了一次按摩。”感染二科的患者张先生在护士提取完鼻咽拭子后笑呵呵地说。
  类似徐智的“大发明家”在感染二科病房还有很多。在护士黄进源用牛奶箱子和药箱改装的“输液盒”里,液体被摆放得更加有序规范;护士沈如飞用铁丝制作的信息化医护系统显示器固定架,有效解决了设备固定问题,实用又美观;护士杜欣用晾衣竿和纸板制作的温馨引导牌十分醒目,让患者一眼就能看到……
  正是这样一群战“疫”病房的“大发明家”,把科学、规范、舒适、温馨的诊疗带给了患者。(通讯员 陈晓霞 记者 雍 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4 10:34:0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