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8|回复: 0

用电量增加见证中国市场企稳成效

发表于 2020-3-24 15:07: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新华社报道,3月份以来,我国发用电量明显回升。3月17日,全国全口径发电量179亿千瓦时,较2月底提高10.8%,较去年同期增长1%,日发电量实现今年春节以来首次正增长。

  用电数据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温度计”。疫情之下,停产停业,自然用电量减少。用电量减少,意味着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停滞。生产和消费乏力,市场链条停止,经济下行态势凸显。今年1-2月份的经济数据凸显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用电数据的确是衡量经济运行的“金标准”。

  复工复产从2月份即已启动,但市场全产业链还属于停产停业的惯性阶段,用电量虽然在增加,但和去年同期相比,自然还有差距。疫情下的复工复产不仅受到国内市场因疫而阻的影响,也受到疫情全球化带来的拖累。好消息终于来了,3月17日,国家电网26个省份经营区域,日发受电量已恢复到节前水平的83%,基本接近去年同期规模。3月18日,南方电网全网最高负荷达1.43亿千瓦,日发受电量28.22亿千瓦时,均超过去年同期,分别增长0.05%、0.94%。用电数据同比增加,说明中国市场开始摆脱疫情束缚,开始步入正轨。

  值得一提的是,3月中旬开始,全球疫情开始蔓延,美股一个月内5次熔断,在此情势下,欧洲和亚太股市也都受到严重拖累,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的危机侵袭。

  疫情全球化还在继续,中国经济韧性已经凸显。伴随着用电数据的同比攀升,中国复工复产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复苏,而非一些海外机构和媒体强调的“复工不复产”。这殊为不易,更加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耐力。

  联想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经济当年实现反弹性增长,本次疫情带给中国经济的也是风险可控。一二月的中国内需动力和外贸出口都因疫情受到影响,伴随着3月份的疫情全球化,中国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中国疫情高峰期已过,且复工复产基本完成的态势,意味着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更强大的经济引擎。疫情虽然阻滞了中国内需和外贸,但是全球疫情也提振了中国医疗卫生产业的活力。特殊情况下,世界需要中国更多的医疗卫生产能,去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所以,用电数据同比增加,不仅是中国市场企稳的“金标准”,也为全球抗疫挹注了信心。

  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各国,救经济的手段相对单一:一边是用财政政策刺激,一边是旋开降息水龙头,此外就是给民众发现金(支票)。但各国财税体制不同,且受政党政治博弈影响,因此财税刺激受限较大。

  中国财税金融政策工具较多,在没有大水漫灌的情况下,做到了逐步复工复产。用电数据的同比增加,更折射了中国经济步入了常态轨道。在此情势下,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又有了更多可缓冲的空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疫情全球化下,中国经济更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和市场主心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周期内,中国经济维持了中高速增长。疫情全球化下,中国经济也许无法再维持“中高速”增长,但在全球经济境况变得更糟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能够在大国俱乐部中“一枝独秀”。

  疫情对中国经济是考验,对全球市场是煎熬。中国用电数据同比增加,给纷扰焦虑的全球市场一份希望和愿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