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93|回复: 0

班组观察:员工需要心理疏导

发表于 2007-7-20 16:43: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两天,重庆松藻煤电公司矿井单位掘进队的张师傅心情特别不好。

5月20日晚,孩子求他讲一道自己没弄懂的数学题,引他莫名其妙发了一通火,结果又惹得妻子不高兴,夫妻俩为此大吵了一架。最后,多亏邻居劝架,双方才善罢甘休。

可躺在床上,张师傅的爱人怎么也没弄明白,平常很少发火的丈夫今天好像吃了火药一样,到底为啥?第二天一早,她看爱人心情有些好转,便轻言细语地问他是怎么回事。

“我哪想发火哟,只是想起有些事心里难受。你看我们队上那个头,平常我俩的关系多好,工作上的事只要安排下来,我都带着大伙儿顶着干,我在大伙儿的心目中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前天,因我小小的一个疏忽,差点出事故。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当着大伙儿的面把我臭骂一通,让我在工友面前丢尽了面子。我过后跟他理论说,事故又没发生,何必小题大做吗!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这还小哇!要是真出了事,你麻烦就大了。”

可张师傅不认这个理,他认为这是头儿有意与他过不去,所以心里一直窝着火。听到这里,张师傅的爱人明白了一大半,但看到丈夫余气未消,便默不作声。

她真担心,如果丈夫在工作中遇到这类事多了,又难以从“死理”中跳出来,肯定会导致心理发生变化。她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多了,她希望管理者在重视员工创造价值的同时,更多地给员工一些心理上的疏导。

事实正如张师傅爱人所担忧的那样,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人因对某些人和事或难以理解、或难以放下而导致心理发生异常变化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是员工自身的原因,有些则是企业不重视员工心理输导的缘故。员工是企业存在的主体,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他们真的发生心理畸变,就难免不发生对企业正当管理行为不理解、不认同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不可低估。所以,笔者认为,张师傅爱人所期盼的,也应当是企业所重视的。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给员工无上的尊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心”去了解、去诚待员工,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考虑和解决问题。其次,给员工足够的面子。同样的事,由于角度不同,在员工心里产生的反应也不,作为管理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员工的角度,多想想“如果我说句这话、如果我这样处理这事,会不会伤及员工的自尊心”,如果有可能,就应当考虑如何在不伤及员工自尊心的情况下妥善处理。事实上,平静宽容地对待员工,给员工一点面子,会让他们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三,给员工一个台阶。人的提高与进步是无数次教训的累积,但脆弱的神经系统最经受不起的还是失败的打击。一次失败的经历,往往会使那些意志薄弱者丧失振作起来的信心与勇气,使他们难面对稍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那些做错事或面对失败的人在学会改错和坚强的同时,再为他们的失败实施“软着陆”,帮他们寻找一个台阶、一个借口,使他们虽受挫却不沉沦,一有机会还会重新站起,做出成绩。
渝  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