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6|回复: 3

及时回应传言,用权威专业信息消除疫后恐慌

发表于 2020-3-26 16:15: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每日电讯刘晶瑶
最近,一些与“新冠肺炎后遗症”有关的传言,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到处流窜。有的打着“协和医院熊院长”“武汉协和医院一院长”名义,有的打着“同济总院表弟”名义,核心内容差不多,只是表述细节改头换面。

这些帖子耸人听闻地描述了新冠病毒有多顽固,尤其谈到新冠肺炎治愈者时,许多说法远远超出当前医学专家给民众科普的认知,搞得人心惶惶。

最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流传的一种说法。

虽然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新冠病毒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这是“新冠后遗症”传闻出现的背景。看到“永远寄生”“正常人一接触,随时可被传染”等表述,很多人吓得赶紧往朋友圈、家人群、同学群转发,无形中促成了传闻的病毒式传播。

当前,相关传闻已在网络引发恐慌情绪,值得高度警惕。为避免传闻影响公众判断,使7万多名治愈出院病例受到排挤、疏远甚至攻击,相关部门应该立刻采取措施,专业人士、有关机构须尽快给出权威回应。

两例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

一方面,被假借的相关“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有必要公开给出权威说法。这则传闻能流传开来,一个主要原因是借名“协和医院熊院长”“同济总院表弟”,让它看上去很专业、可信。是否有这位“熊院长”,对帖子内容怎么看,被假借的单位要尽快给出权威说法。此前,钟南山院士对“新冠肺炎会拖累后半生”的传闻及时辟谣,就起到了澄清谬误之效。

另一方面,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亟须正视关于“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疑问。近期,有些地方出现治愈患者“复阳”,还有些地方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引发了公众担忧。对于各种新的传言,有必要集中梳理,在多场合反复科普,对不准确的说法反复辟谣。因为人们接触传言、谣言后并不一定有机会及时接收到后面可能出现的辟谣,多辟谣一次,就多一些明白人。

还有,相关部门应尽快查清楚传言源头,并与相关权威医卫部门对接核实。如果纯属谣言,要坚决对谣言制造者依法依规进行惩处。


新冠肺炎就算治愈了,后遗症也会拖累后半生?钟南山:我没说过

网络传闻有市场,正是因为它们击中了一些人潜意识里的担忧。人们总是希望将潜在健康风险降到最低,这是出于一种本能。因此,权威回应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些担忧。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疾病,其特性尚未被完全掌握,还需要更多的医学观察和研究。尽量做到信息公开,及时让大家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才能澄清谬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与当年的“非典后遗症”研究一样,“新冠后遗症”研究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相较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治愈患者病例人数众多,开展相关研究的条件更成熟。希望有关部门、学者务必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长期健康监测和跟踪回访,深入、专业地研究,及时发布权威消息,这既是对7万多名治愈者负责,更是对其他普通人负责。

至于普通人,在有专业、权威的信息前,转发疫情传闻时不妨慎重一些,多看一眼消息宣布者、发布者是否权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升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避免治愈者群体被传闻误伤,遭遇不必要的“另眼相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6:16:1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6:16: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07:41 | 查看全部
没有什么比及时回应传言更靠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