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9|回复: 3

懂得看“桅杆”

发表于 2020-3-26 16:41: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时,我们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桅杆意味着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风向标。

  真正富有预见和远见的人,都懂得并善于看“桅杆”,从“桅杆”中分析研究出事物发展的动态、趋势和规律。毛泽东同志曾经几次提到过看“桅杆”的问题。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就曾满怀激情地用诗一样的语言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他还在谈到什么叫领导时说:“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前一句讲“桅杆”预示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后一句讲“桅杆”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从哪里来?就从懂得看“桅杆”中来。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桅杆”是一种信号,它预示着事物的发展将由少量的、个别的东西变成大量的、普遍的东西。看“桅杆”就是把那些苗头性、倾向性的东西辨别出来,然后分析它的走向和演变,从中认识和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从而看出信心和希望来。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迹象的。如果“桅杆”是意味着一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就得提前动手解决它,防患于未然;如果是预示着某种动态和动向,就得提前跟踪、密切注视、及时跟进;如果是昭示着一种大的趋势和大的方向,就得提前布局,尽早尽快地顺应这种潮流。无视、忽视或不懂、不善看“桅杆”,或将导致机遇的错失,让机遇擦肩而过;或老虎来了还以为是猫,以致“灰犀牛”都临近甚至闯入了,还浑然不知,结果猝不及防。

  从现实来看,不懂或不善于看“桅杆”现象的人还有不少。有的人只知道一味低头在“海岸”边上走,眼里压根就不去看“桅杆”,即便是“桅杆”已然跃出海面了,也熟视无睹,看不到,也看不清。有的人或许看了一眼“桅杆”,甚至也会发出尖叫或惊呼声,但往往看过就看过了,对“桅杆”效应不去分析,不去研判,没有预案,不知应对,结果看到了等于没有看到,等等。这都是要不得和很可怕的。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看“桅杆”得有高的站位。政治站位要高,任何时候必须注意从政治上看问题、想事情,善于把纷繁复杂的事物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用“望远镜”登高远望,用“显微镜”见微知著,看问题才有了高度、深度和角度。还应当看到,有的人虽然站位也高,但却是“近视眼”。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就得“跳出来”看问题,有一个好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经常用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去看待和观察事物,脚力、眼力和脑力同时用,“桅杆”便会尽收眼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时代需要更多懂得看和看得懂“桅杆”的人,在看“桅杆”中认清前行方向,把握内在规律,更好地赢得主动、抢得先机,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17:01: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17:01: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17:01:16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