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47|回复: 5

[已见刊] 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用“震击法”打捞斜井落物省了100多万元

发表于 2020-3-27 20:27: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成果】
“震击法”省了100多万元(图2幅)
张明江 朱春江 苟斌

1月23日,针对超深斜井掉落的井下工具卡在“狗腿”(指井身局部段弯曲曲率半径很小,形似狗腿)键槽里的难题,西北油田采油二厂技术人员采用“震击法”一次打捞出掉落在井底的全部工具,直接节约修井费用100多万元,油井提前30天投产。
深井采油,最怕的是工具掉落,更怕斜井(指具有倾斜角度的井,井口与目标点不在一条铅垂线上,而是按照人为的需要,在一个给定的方向上与井口垂线偏离一定距离的井)。因为斜井不对中,打捞工具不容易捞住落物,就算捞住了,也不容易成功捞出。采油二厂TH10385X井就是这样的斜井,井深6606米,最大井斜79.2度。1月10日,在对井下进行酸化压裂的过程中,安全接头、伸缩节、水力锚、K344封隔器、扶正器等工具不慎掉落井下。该井有高浓度、可致命硫化氢,落物正好卡在了裸眼斜井段的“狗腿”处,打捞难度大,井控风险大。如果修井,费用至少需要100万元,相比之下,还是想办法打捞工具比较经济。经过研究,采油二厂决定让工程技术科修井专家王晓带队负责打捞工作。1月15日,王晓站在修井机钻台的负重悬重表旁,紧盯指针,指挥司钻下放打捞管柱。但是,在上提打捞管柱、悬重表指针到140吨时,负荷到达修井机极限,马上就要超过提升钢丝绳的有效载重,无法继续上提,落物卡在了井下。
技术人员想尽办法,先是采取比较保险的大力上提吨位方法,配合快速下放管柱方式,试图利用冲击力解卡,没有成功;后来又采取倒眼、正划眼、循环造压差的方式解卡,管柱还是纹丝未动——落物卡在键槽里了。键槽是斜井的局部弯曲,在“狗腿”处的井壁上开的槽。键槽的直径稍大于钻杆接头,但小于钻铤和钻头直径,起钻时钻铤或钻头插入槽的底部被卡住的现象简称为“键槽卡”,上提时,钻具能下放,也能转动,但起不出来。
虽然困难重重,但王晓没有放弃,他与工程技术科科长王玎珂一起商议解决办法。夜深了,荒漠温度下降到零下15摄氏度,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王晓大胆提出,把打捞工具倒扣着丢下去,利用产生的强大冲击,把卡住的落物震击出键槽,然后再次对扣。经过一番利弊分析之后,王玎珂拍板决定实施。根据修井经验,他们倒扣中下部管柱,用约30吨的管柱冲击井下落物,再以10兆帕压差大排量洗井,对扣、上提,悬重表指针缓慢上提,110吨、123吨、116吨……突然听到井内管柱传来“轰隆”一声闷响,伴随着管柱、井架的晃动,悬重表指针回落到110吨,现场的人们都高兴坏了,都知道这意味着解卡了。
上提10米后,再回探到7米处遇阻。王晓自信地说,落物已经全部打捞住了,起钻、甩单根、下生产管柱完井。在修井机轰鸣声中,5个小时后,6500米的打捞管柱和井下落物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成功了!”在场的工作人员不由欢呼起来。“震击法”打捞,一次捞获全部落物,这为以后打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捞后,油井出油量再创新高:2月1日,报表显示日产油50吨,累计产油326吨。
【创新成果】图1:工作人员在下放打捞管柱.JPG

1:工作人员在下放打捞管柱
【创新成果】图2:打捞现场.JPG

2:打捞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7 21:43: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7 22:17:0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7 22:17: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8 06:40: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8 07:36:2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