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4|回复: 0

科学应对“无症状感染者”,是一道必答题

发表于 2020-3-30 14:40: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3月29日,河南省卫健委通报称,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患者曾与无症状感染者一同就餐。据不完全统计,连日来国内已报告多名无症状感染者,倍受舆论关注。  

与此同时,根据现有标准,无症状感染者并不纳入确诊病例。而调查显示,一些确诊病例被发现有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这越发让人不安: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自己会不会无意中接触无症状感染者而“中枪”?无症状感染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有恙,会不会无意中“传染”给他人?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新阶段有新情况,应对新情况须有新手段,比如针对“无症状感染”,就需要精准管控,快速处理。

尽管有专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不是主要传播来源,但我们对此切不能掉以轻心。消除“无症状感染”带给公众的不安,一是靠信息公开透明。千万不能为追求零报告而瞒报漏报,不能让“无症状感染”成为防控漏洞,乃至黑洞。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这样人民群众就会增加警惕性和主动防范的自觉性,反过来这也有利于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进而防止疫情出现反弹。

另一个是因应变化、科学应对。有关部门目前已提出,对无症状感染者发现即隔离。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再次证明新冠病毒是异常狡猾的,也提醒我们更要加深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和防范,通过认真研判,找到更科学的防治方案,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此外,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科学认定,需有统一说法;针对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确诊病例的坊间呼吁,也期待有关部门的回应。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是当前的总体防控策略。疫情防控仍需铆足劲头,不因取得重要成效而松懈,不因任务险重而沮丧,更不因数据上的向好趋势而麻痹大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感染风险仍在,尤需做好自我保护,比如出门戴口罩、出行不扎堆,对自己尽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