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2|回复: 0

权力无所不能,蹭个头等舱有啥稀奇

发表于 2010-9-3 15:08: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易艳刚


  近日,网友张洪峰在博客中曝光的两份文件显示,黑龙江漠河县主要领导乘坐漠河-哈尔滨-北京航班时,可以免费从经济舱升至头等舱,还能享受“高端旅客”的特殊待遇,“优先登机或按旅客认为方便的时间登机”。(《南方都市报》8月31日)

  政府部门发公文要求给县领导免费升舱,不仅是掌权者对航空公司的变相“勒索”,更是一种公开的制度性腐败,其背后的权力魅影昭然若揭。

  称其为“勒索”,是因为航空公司几乎无法拒绝地方政府的特权要求,只能乖乖“就范”。从报道中我们得知,漠河-哈尔滨-北京航线深受季节性旅游经济影响,如果没有漠河县政府提供财政补贴,该线路在淡季可能难以为继。有了这样的前提,就不难理解为何时任漠河县委书记王秀国会出现在“空中特权”的名单之中。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测,即使“财神爷”要求“免票”,估计航空公司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称其为“腐败”,是因为地方政府以手中公权攫取私利,已经突破了正确行使权力的边界。从表面上看,一方提供财政补贴,一方回馈“高端旅客”礼遇,有点像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投桃报李的和谐互动;而实质上,这种公权与私利的违规置换,不啻于隐性的权力腐败。毕竟,航空公司得到的补贴源自地方财政拨付,是纳税人上缴的公帑,而“免费升头等舱”的礼遇则是为几位领导量身定制的“个人套餐”,并不能惠泽普罗大众。地方官员如此慷纳税人之慨,足以当做公权腐败的绝佳样本。

  跳出就事论事的范畴,比“免费升头等舱”更值得担忧的是地方权力运行机制中的特权逻辑。权力魅影肆意作祟,以权谋私的潜规则势必大行其道,很可能会扰乱既有的社会秩序。

  试想一下,如果掌握财政大权的地方官员能够免费从企业获取特殊礼遇,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主管教育的官员的家属能“曲径通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负责医疗卫生工作的地方领导不必为“看病难”发愁,而司法系统的官员则可以免于接受法律的监督?当特权通吃成为一种通行于世的权力法则,整个社会都将累积重回丛林社会的风险。

  就在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和平建设时期,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腐败,而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制约。”作如是观,漠河县领导享受的“空中特权”,与公权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脱不了干系,相关纪检部门不妨及时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