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今年北京的初中地理教材,纠正了一处错误,不再将陕甘宁三省划入华北地区。按历史习惯,没有人把陕甘宁归为华北,一般都认为它们属于西北。这个错误,是由温家宝总理指出来,才得到纠正的。
东方早报发表张鸣的文章: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能性有两个,首先,北京市的初中地理教材,编写者不够格,是出版者找人凑出来的,这样凑出来的教材教辅,已经不少见了。其次,是专家自有专家的道理,而这个道理,有其专业学理的支撑。毕竟,温总理虽然是学地质出身的,但脱离本专业多年,没有道理比这方面的专家更专业。无论是那种情况,都说明我们的教育行政体系在教材编辑出版乃至审核管理上出了大问题。如果是前者,说明审核把关形同虚设,而且极其傲慢,有了错,非得总理提出才能改正。如果是后者,就应该尊重专家的意见,不能因总理一句话就随便改教材。我们知道,尽管中小学教材的编辑出版已经经过改革,理论上放开了。但实际上却依然是教育行政系统控制着,只有它们认可的专家,才能进入教材编写领域,只有它们认定的出版社才能出版教材,别的路径来的教材,基本上是通不过审核,也进入不了学校的。道理很简单,现在中国的出版界,教材出版是大头,谁控制了教材的编辑出版,谁就能获得出版业的最大利润份额。换言之,我们的教材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教材领域,存在着权力经济。而教育的目的,因此存在被忽视的现象。权力经济,服从权力,所以,只有国家总理的话,才能让这么明显的错误得到纠正。反过来,即使把陕甘宁归为华北有道理的话,也一样会因为总理的意见,而改过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国人提出多年的口号,但落到实处,只要利益足够大,那个地方,就可能是一花在放,一家在鸣,唯有更大的权力,才能让它们改变。
小蒋随想:去年温总理到北京35中调研,只听了一堂课就发现上述问题,这未免太巧了。要是总理再听几堂课,会不会发现其他问题?难道老师们不知道教材存在问题?还是说,明知有问题,还是照本宣科。不仅如此,教材内容还存在“打架”现象。此前,北京西城区使用中图出版社的地理教材,将陕西、甘肃归入华北;海淀区使用人教版教材,陕西、甘肃被归入西北。如果北京市统考同一题目,标准答案是什么?为什么在温总理调研之前,就没人提这个问题?北京的教材如此,全国的情况如何?地理教材如此,其他教材又会怎样?针对上述问题,某些专家的说法也让人有抡起板砖的冲动。“对地理区域划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划分方案,有不同的理由,有时会与社会习惯看法不一致”“地理分区的标准不一样,所得的地理范围也不一样,但都是正确的”——照这么说,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咋分咋有理。说句极而言之的话,要是把外国领土划入中国版图,人家不跟你打起来才怪!教材倒是改了,但某些人的思想未必会改。某些人没准会想:总理说啥就是啥呗。本来是正经的纠错,又可能被视为“领导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