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6|回复: 0

靠什么洞察“局”与“势”

发表于 2020-3-31 16:42: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有位老同志在回顾自己的从政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要走对路而且坚定地走下去,经常注意分析和把握好我们所面临的局势很重要。做到心有大局、胸有大势,才会气定神闲,才不会走偏方向。这话意味深长。

  抗日战争爆发10个月,当时哀叹“亡国论”者有之,主张“速胜论”者亦有之。毛泽东同志写就《论持久战》,一下子廓清迷雾,令中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躁进中保持了冷静。大量事实告诉我们,看清大局大势,根本在于“背靠马列”,重要的是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去看待和把握形势、分析和研究问题。“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经常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动态发展而不是静止僵化地、历史客观而不是一时一事地、大坐标大格局而不是一隅一己地看待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天,老百姓的利益是地;中央的要求是天,基层的需求是地。要看清大局大势,关键在于“顶天立地”,顶这片天、立这块地,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现实中,一些人不紧跟党的方针政策新精神新要求新思路,于中央的新任务新部署不敏感;还有一些人习惯“宅”在机关大院里发号施令、闭门造车,很多想法、说法和办法常常与实际脱节或“打架”。这样在工作中就容易跑偏,分不清主次。惟有“顶天立地”,才能遇忙乱而有定力,临大事而有静气,咬定青山不放松。

  看清大局大势,迫切要求做好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自己的经验时说:“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人都有困惑疑惑,特别是在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杂音、噪音频现的舆论场,经常会有许多看不清、弄不明、想不通的地方,当我们被眼前的“雾霾”遮蔽了双眼的时候,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实际中去“摸活鱼”,到群众中去“拜老师”,到清新的生活中去“深呼吸”,到广阔天地中去“找答案”。互联网时代,即便“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但电脑代替不了人脑,冰冷的屏幕替代不了生动的面目,再先进的科技手段也无法取代人与人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互动。到基层一线去潜心调查研究,就能不为杂音噪音所扰,把握主流、抓住主要。

  眼下,“短平快”的社会运行节奏,碎片化、杂乱化的信息流,常常让人眼花缭乱,甚至真伪难辨、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势下,要看清大局大势,还在于踱好“方步”,静下来学习、慢下来思考。现在不少人似乎都在急匆匆地赶路,走着快步、碎步,有时甚至迈着“猫步”、乱步,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陈云同志说,党内得有一批人是踱方步的。静心学习、用心思考,远离喧嚣,守住内心那份宁静,见微知著、落叶知秋,处一隅而谋大局、偏一方而谋大势,方能分析和把握好局势。

  “识时务者为俊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说的都是及时分析、判断和把握局势之极端重要。善于洞察“局”与“势”,我们就能清醒而执着地干好自己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