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厦门石油 张小巧
“千年往事付烟波,独向潇湘吊汨罗。七尺何嫌三顿少,一生空负五车多。”汨罗汨罗,静静流淌千百年,如今依旧涛声依旧,江水深了又浅,浅了又深,一年四季奔流不息。
那江边的菖蒲依旧岁岁年年不停地在疯长,氤氲在心间的向往和悲愤,交织在岁月的长河,伴着思念的泪滴,汇聚成千年的守候。我在一颗粽子里发现一条江的秘密,游走的鱼儿带来了一段凄美的传说。
汨罗汨罗,萦绕在梦里,一次次撞击心扉,思念在艾蒿满地的阡陌里横冲直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往事踏着岁月的印痕缓缓走来,历史与现实擦肩而过,那响彻天地的呐喊,如春雷般引来山崩地裂。
汨罗江是楚人的江,更是华夏儿女心心念之的江。有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怀抱巨石,沉入江底,赋予了汨罗江无尽的神韵。汨罗江水哽咽,《离骚》叩问九霄。世人叹息,演变端午,祭祀汨罗,缅怀先贤,守候诗人远游归来。
粽叶飘香,又见端阳。打开记忆的阀门,追随时光的留影,端午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仪式。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赛龙舟等习俗,一样都不能少。
粽叶舞动,细绳穿梭,绿色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在慈祥的母亲手中迅速变成一个个饱满可爱的粽子。粽子是母亲的孩子,更是饱含纪念。龙舟竞发,在大江、大河、大湖,一时间锣鼓喧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老精神的传承。我们在喧嚣的江水面,分明看见一袭白衣的诗人正挽起袖卷,立于江中,“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
古老的习俗,质朴的情怀,一次思念一次升华,零落一地哀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微风轻轻吹拂起书页,夹杂着一丝丝香草气息,那是屈原还未曾走远。在欲静还流的汨罗江水里,闪耀着一颗璀璨的瑰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响彻天际,回荡在汨罗江畔。“生前无泪心哀处,死后有情端午时。不尽千年呜咽水,孤魂浪打到荒祠。”任那汨罗江水如何流淌,也流不走你那爱国热情,流不走你那高风气节……
风萧萧兮汨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历史照亮现实,伟大与渺小就变得清晰可辨,汨罗江在滴血,在哭泣,诉说着那段难堪回首的尘封往事。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越来越浓,我在浸满泪痕的字里行间,寻找屈原的身影。
时光穿越尘封的山河,追寻我们远去的诗人屈原。汨罗江的浪涛啊,翻滚出你隐痛的光辉。空凌的哀叹里,多想覆盖尘世的缭烟。我用一株艾草、一粒粽子、一叶小舟羽化成得道成仙的诗人,在含情脉脉的汨罗江,寻一僻静之地安放诗人屈原的灵魂。白骨已枯,尸骨无存,唯有一腔透明清澈到足以盛下整个荆楚大地的血液,在汨罗江中奔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