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光明日报 | 葛筱强 2020年04月01日09:17
鲍盛华长篇历史文化随笔集《先生向北》(长春出版社出版)所记述的历史人物,是我敬慕有加的先哲贤达,他笔下拨开的烟云往事,皆为我为之赞叹的拍案奇迹。纵观诸多前辈人生迹履,虽平生道路崎岖,而胸次始终豁达开阔,“心地光明一笑呵”,令吾辈感佩。
在这部作品里,鲍盛华以哲学的思维俯瞰史料,以历史的视角刻画人物,为我们描摹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吉林这块黑土地上,前辈学人绘就的一幅幅人文画卷:为吉林文化建设殚精竭虑的文官宋振庭,为大学教育勃兴披肝沥胆的匡亚明,通文透艺的一代名士张伯驹,尺幅兴波的丹青妙手潘素,潜心古文字研究的学者于省吾,化学领域的“定海神针”、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的唐敖庆,学贯文史、博涉多通的罗继祖,“化古开今”的北派山水国画大师孙天牧,关东画派的代表画家王庆淮,写出“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著名诗人公木,人称“二人转教父”的剧作家王肯,中国金属物理的奠基人余瑞璜……一位位先生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他们的风采让人侧目,他们的风骨让人击节,他们身上所呈现的士人风范,一如当代学人王元化先生在《记顾准》一文中说的那样:“这些人纵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仍旧良心未泯,他们心中的正义火焰始终在燃烧。”在我看来,元化先生所说的“正义火焰”,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拳拳情义,更是“先生们”身上对一己信念的坚守与执着。他们一任身外云雷变幻,一任世间雨雪风霜,目光如炬,初心如磐,恒定如一地秉持着高洁志趣的生命追求,筚路蓝缕,“一路向北”,向着既定的人生方向航行,在“塞外苦寒之地”的吉林,在自己从容不迫的跋涉探索中,奏响了绚丽的乐章,泼出了浓烈的重彩,不仅为吉林这片沃土栽种了文化之根,培植了文化之魂,也“令昔日文风不盛的东北遽然别开洞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