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回复: 1

科学家揭示星际介质中硫氢自由基消耗原因

发表于 2020-4-3 13:37: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袁开军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团队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N. R. Ashfold合作,利用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大型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相干光源)研究硫化氢分子光化学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align=justify]  硫是宇宙中较为丰富的元素之一,在太阳大气中硫原子的丰度约为1.3×10-5,而在星际介质中实际探测到的含硫分子的丰度要远远低于这个值,科学家认为是由于星际辐射场导致含硫分子有一定的消耗。[align=justify]  由于星际尘埃中氢元素的高丰度和高迁移率等特性,使硫化氢分子成为硫化物撞击星际尘埃的优先产物。处于基态的硫氢自由基和硫化氢分子都能在星际介质中探测到,但是其相对比例(13%)远远低于天体化学模型的预测值。[align=justify]  研究人员借助大连相干光源产生的世界上最亮的、波长任意可调的极紫外激光对硫化氢光解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基态硫氢自由基的量子产率有明显的波长依赖性。随着波长变短,产率逐渐减小至零。研究人员表示,综合考量产物量子产率、硫化氢分子吸收谱和星际辐射场的影响,约26%的光解会产生基态硫氢自由基产物,如果考虑三体解离通道,那么天文观测得到的值(13%)则是可能的。  研究人员表示,该工作揭示了星际介质中硫氢自由基消耗的原因,且为天文观测的数据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有必要修正相关的天体化学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3 13:37:2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