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32|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老师)配眼镜,何时不再雾里看花?

发表于 2010-9-4 09:50: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防紫外线、防辐射、防雾、耐高温、耐酸碱、防红外线……近视镜片的功能被商家说得天花乱坠,消费者也听得云山雾罩。但镜片究竟有没有这些功能?有没有量化的指标?配镜过程中,消费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关注——

  不久前,笔者来到位于潘家园某眼镜城三楼的眼镜店,按照眼镜店既定步骤:先选镜架,后选镜片。在销售人员推荐下,笔者“选定”了280元的钛合金镜架,200元的树脂镜片。“现在本店商品四折优惠,打折后仅为200元。”见笔者不为所动,销售人员接着说,四折后可以再优惠。

  笔者要求先看镜片的质量,销售人员立即从抽屉拿出一张详细介绍镜片的单页。据介绍,笔者选用型号为日本西格玛1.556绿膜加硬树脂镜片。镜片防紫外线指数是uv380,可以防93%—94%的紫外线。

  “uv380的防紫外线指数可以防这么多紫外线?有科学依据吗?”笔者借口去别的商家转转,离开了该店。

  同一个指数,“效果”相差很离谱

  在三楼拐角处另一家眼镜店,该店工作人员给笔者介绍的产品与上家眼镜店的一模一样,同时拿出了相同的产品宣传单页。笔者问了一句:“这种型号的镜片防紫外线指数是uv380,可以防多少紫外线?”“可以防99%的紫外线。”店员说。  

  一个防紫外线指数有两种不同说法?且防紫外线百分比越来越高,笔者继续一探究竟,而接下来的两家眼镜店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北京眼镜城,一楼一家眼镜店的店主回答是:防紫外线指数uv380,是指镜片的折射率,估计有大约20%的折射率,也就是有20%多的防紫外线功能。

  笔者又来到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家乐福附近的某眼镜店,该店工作人员称,一般情况下,普通近视镜片防紫外线指数uv380,表示防85%左右的紫外线。

  到底该相信哪种说法?这些说法科学吗?

  北大医学部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谢培英教授介绍,uv380是太阳光谱的紫外线波长,并不能表示镜片折射率。用uv380表示镜片的防紫外线指数符合常识,但至于能把多少紫外线阻隔掉,还要依据生产厂家镜片的质量而定,并且需要实际检测才能得出结论。

  性能只凭嘴说,配镜很尴尬

  不管在眼镜城还是眼镜店配镜,因为缺乏基本常识,很多人常有被忽悠的担忧。

  北京电影学院的吕老师,去年到眼镜城给孩子配了一副眼镜。“因为对眼镜特别是镜片功能一无所知,我们先到正规医院验了光,拿了验光单,又找了一位在眼镜城工作的朋友,心里有底才给孩子配的眼镜。”吕老师介绍,自己总认为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镜片有五花八门的功能,但有没有这样的功能谁也说不准。

  “就拿防红外来说,究竟能把多少红外线阻隔掉,大多数商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吕老师说,有些钱花的不明不白。

  吕老师的说法的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但谢培英并不赞成吕老师这种配镜方法。她认为,正规医院的医生开的验光单是处方,如果拿到别处去配镜,能否按照医生处方做眼镜是个问题。特别是瞳距测量,如果镜框选择不好,容易引起视物偏斜,视觉疲劳等。此外,还有镜片质量、镀膜等问题也难以保证。

  “听说眼镜城眼镜很便宜,结果逛了一上午也没敢给孩子配镜。”准备离开眼镜城的通州区张女士说,“我们做家长的对这个一窍不通,虽然价格便宜,但给孩子配眼镜,觉得没有安全感。”

  价格高也不一定买到优质眼镜!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著名环保专家董金狮说,自己在海淀区紫竹桥附近一家眼镜店花了近2000元配了一副眼镜,没想到3个月后,镜片就出现细小裂纹,看东西也模糊了,把眼镜拿到该眼镜店,店员告诉他,这种树脂镜片不耐高温,洗澡、蒸桑拿都不能戴。

  “为什么配镜时不告诉我?不耐多少度的高温?该店没有给我一个量化的指标。”董金狮说。

  更多消费者表示,镜片功能定性不定量的问题实在模棱两可。有防紫外线、防辐射功能,但具体能防多少?防雾效果如何、是否终生防雾、防磨损的程度如何界定?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政策,统一制定量化指标。  

  眼镜应纳入医疗器械管辖范畴

  对眼镜功能界定,除了国家制定统一的量化指标外,如何让消费者避免尴尬,明明白白配镜,安安心心使用?  

  一般情况下,镜片镀膜的功能主要有3种,一是减反射;二是防紫外线,防辐射;三是减磨损。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讲,这三种功能可以基本防护眼睛。至于其他功能可根据需要,因人而异。谢培英教授说,商家为制造“卖点”,打出新功能的广告,很大程度上是在炒概念。其实,有些功能是很难界定的。所以,“眼镜行业的生产商、销售商应诚实无欺,本着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告诉消费者贵在哪里,让消费者消费的心服口服。”

  “现在近视镜片一般分为树脂和玻璃两种,政府不妨设立统一的定价机制,允许生产厂家在某个价位上下浮动,但浮动幅度不能过大。”在中关村附近某眼镜店准备配镜的海淀区金先生坦言,厂家生产的镜片,需经权威检测部门检测,然后再以文字说明的方式注明所使用的材料、材质。即使镜片加膜,膜的材质也要解释,且功能必须要量化。

  消费者具备基本的配镜常识,改变固有观念,了解科学的配镜步骤,就不会被商家牵着鼻子走。为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应该到正规医院检查、配镜。配镜之前,先做一个眼视光医学方面的检查,以期对眼睛的基本情况判断清楚。同时,重视医学验光的准确性;然后再根据医生建议并结合自身视力情况,选择框架还是隐形,抑或两种眼镜结合使用。

  另外,针对诸多眼镜店配镜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在配镜时很容易误导消费者的问题,谢培英还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把眼镜均纳入医疗器械管辖范畴,无论是框架眼镜还是隐形眼镜,必须经过医生开处方后,才能配镜。


       来源:科技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