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临床上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都是常用的指标,两者常一致性地增高。
但如果当肌钙蛋白升高,CK-MB 不高时,怎么去快速鉴别其是否为心肌梗死呢?
肌钙蛋白升高,CK-MB 不高的 3 种情况
1、急性心梗,但不在 CK-MB 时间窗
CK-MB 在急性心肌梗死 3~8 小时开始升高,2~3 天恢复正常。而肌钙蛋白在 2~4 小时开始升高,肌钙蛋白 T 持续 14 天,肌钙蛋白 I 持续 5~8 天。而高敏肌钙蛋白则比普通肌钙蛋白更敏感,在发病后 1~3 h 开始升高。
因此,对于发病时间很短(如 2 小时以内)或发病时间较长(如 3 天至 2 周)的急性心梗,可表现为肌钙蛋白升高,CK-MB 不高。
2、急性心梗,但 CK-MB 敏感性不足
肌钙蛋白(尤其是高敏肌钙蛋白)的敏感性远高于 CK-MB,可识别小面积局灶的心肌坏死。高敏肌钙蛋白在一半健康人群中都能检测得到,除了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一定程度的升高还可以作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分层的依据。
因此,如果心梗面积较小,可表现为肌钙蛋白升高,CK-MB 不高,如部分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3、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
肌钙蛋白虽有很好的敏感性,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异性并不好,甚至劣于 CK-MB。尤其在肌钙蛋白升高,CK-MB 不高的情况下,需高度警惕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
肌钙蛋白升高仅提示有心肌坏死,但心肌坏死的原因很多。
除心梗外,可引起肌钙蛋白升高的疾病,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心力衰竭、肺栓塞、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高血压急症、休克、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卒中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肾衰、严重感染、心衰。
虽然在严重感染及心衰等情况中,CK-MB 也可非特异升高,但肌钙蛋白因其高敏感性,升高更为常见。
因此,当肌钙蛋白升高,CK-MB 不高,且缺乏典型胸痛及心电图改变时,需要高度怀疑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诊断心梗需非常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