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51|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老师)清华离我们几道坎

发表于 2010-9-4 10:11: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郑维珍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喜讯传回自强村时,这个地处黔北深山区的仡佬族小山村沸腾了
  “总分674分,全省理科第15名;数学142分,全省单科第一名。”当正安县安场镇寒门学子郑维珍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如此优异成绩并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喜讯传回自强村时,这个地处黔北深山区的仡佬族小山村沸腾了。70多岁的老人郑周友激动地说:“我们自强村的娃儿真有出息!”老支书包泽志喃喃自语:“这下自强村有希望了!”
  曾在团省委书记任上帮助自强村建起希望学校的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致信祝贺自强村学子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时提到:“郑维珍同学以674分的好成绩考上清华大学,真是令人高兴。”
  考取清华大学一直是郑维珍的梦想。8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孱弱的母亲不仅要照顾年迈的爷爷,还要抚养他们三兄弟,生活从此陷入困境。就在郑维珍过早尝到生活的艰辛对未来感到迷茫时,走出自强村在贵阳工作的郑传楼得知郑维珍家的情况为他资助了100元钱和一些衣物并答应以后寻找更多的爱心人士来进行帮助。这件事情虽小,但对于郑维珍来说却意义重大,甚至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选择。他回忆道:“那天我非常激动,整晚都睡不着觉,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上最好的大学。”
  在郑传楼的牵线搭桥下,新华社贵州分社编辑金滔1998年加入到帮助郑维珍的爱心行列。每个学期,金滔都会准时寄出500元钱和一些学习用品到郑维珍家。这笔钱不仅解决了三兄弟的学费,还余下部分贴补家用。郑维珍的爷爷郑周学感激之余,叮嘱几个孙子要努力学习,回报好心人。老人家用粉笔在家里的衣柜门上写下几个大字勉励孙子们:“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有了爱心人士的帮助,郑维珍发奋努力,不论严寒酷暑,他都比别人起得早,村子附近的山坡树林留下他读书的踪迹,村里任何一个热闹场合却不见他影踪。他说:“尽管我的家庭贫穷,但我认为这些也是我一生当中的宝贵财富。我一定要勇敢面对,不屈不挠,闯出自己的路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郑维珍由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困难打不倒的男子汉。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在兼顾学业之余,还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一下课就赶着回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从小学到初中,吃着最简单的饭菜、穿着补丁最多的衣服的郑维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中考中他以全县第12名的佳绩考上了省级示范高中遵义市五中,并得以免费学习。在高中,郑维珍一如既往地勤奋,一个学期后成绩便由进校时的全级第40名迅速升到前5名,此后更是一直保持在一二名之间。郑维珍努力向自己的清华梦进发着。
  许是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压力过大的原因,郑维珍在2009年的高考中没有正常发挥,考了595分,未达清华大学的录取线。虽然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气馁,决定复读一年誓上清华。另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遵义县一中为他提供了免费学习的机会。这次,郑维珍没有让机会溜走,终于梦圆清华。“尽管家境贫寒,但温暖一路伴随着我,许多好心的叔叔阿姨,用无私的爱心为我构筑了爱的家园,他们物质上的援助、精神上的鼓励鞭策,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帮助我实现了十年寒窗的梦想。我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郑维珍回想起这么多年来的艰辛求学路,深情地说。
  当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消息传来时,郑维珍正在勤工俭学。实际上,自从高考结束后,他就没在家休息,而是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以期给两个弟弟挣点学费。循着郑维珍的足迹,他的两个弟弟也在拼命追赶着哥哥。明年即将高考的二弟郑进珍目前在遵义市五中名列全级前两名,上初二的三弟郑维宏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自强不息,改变命运,胸怀宽广,回报社会”是郑维珍信奉的人生哲理。他认为,考上大学远不是最终的结果,他的偶像是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这也是他奋斗的目标。郑维珍坚信,为家乡的明天、祖国的未来自强不息,终将谱写出美丽的人生华章。
  如果陈孝方和熊少琴这对农民夫妇没有教育意识的觉醒,陈治富就是天才也会被埋没掉   8月24日,大方县牛场乡学生陈治富启程前往清华大学2010级精仪系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专业就读,临行时他向母校大方一中恩师一一辞别。
  校长赵刚多年前也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从此成为家乡学子的楷模,小小的牛场乡人才辈出,竟然先后考出两个清华大学、两个北京大学学生,光是陈治富所在的新庄村,这些年来考取重点大学的就有28人,普通大专院校的则有百把个,牛场乡已是闻名遐迩的秀才乡。
  清华北大,北大清华,姑不论谁是中国最高学府,但世所公认,无论谁以学生身份踏进北大清华的门槛,他就是天之骄子。一介农家子弟,陈治富昂首进入清华,再一次在大方县城引发热议:中国最高学府离我们到底是远是近?
  陈治富家那个山村,多是旧式瓦房,在他家很旧了的土墙房边,有一株老苹果树。当苹果熟了的时节,他的班主任杜英远来家访,小陈不顾她的阻拦,无论如何爬上树去摘了几个苹果招待。杜英说:“老实厚道,知恩图报——这就是陈治富。”陈治富的物理老师、大方一中高三年级组长王强由此总结出,成才的第一条件是学生自身素质——所谓“孺子可教”。
  以老师们多年的经验,他们认为智力并不是学生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成功基因。考初中,陈治富的成绩是第五名;考高中,是第87名。可见,陈治富在智力上并不比别的学生多出一格。
  但治富考进大方一中后年年拿到3000元奖学金,差不多都分给姐姐和哥哥,这为父母减轻好大一笔开销,而他自己呢?“在学校每餐标准决不超过两元,”王强说。有一次他去陈治富家家访,不得不提醒陈的父母:“治富一脸菜青,你们要注意他的伙食!”
  不可否认,农村学生进入北大清华,实在比登天还难,陈治富可说万里挑一。为了赶超同学,陈治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到一两点钟,考入大方一中时排名落后,但他厚积薄发,高考一举成为毕节地区理科“状元”进入清华。
  陈治富颇有个性,越难做的题越想做,就因为死抠难题去了,他甚至忘了这是在高考,结果数学丢了15分。为此他愧对恩师,但老师胡晨没责怪他,反而说,这种精神对他以后搞科研有益无害。
  有人说,牛场那地方人才辈出,是不是因为风水好啊?陈治富的爸爸陈孝方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农民,但他说得好:“风水再好也不如风气好。如果这些年政府不重视教育,如果没有那些先考出去的‘带头马’,我们这边风水再好也出不了人才。”
  确实,乡风和榜样对农村学子的影响很大,所谓“跟好人习好人,跟师娘唱假神。”一个地方只要考取了一名大学生,知识改变了命运,就会有更多的人勒紧裤带也要抚孩子读书,牛场正是这样的地方。“子子孙孙抚下去,就不信抚不出一个大学生!”如果陈孝方和熊少琴这对农民夫妇没有教育意识的觉醒,陈治富就是天才也会被埋没掉。
  冷向星考取清华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短短几天就在近3万人口的小城传得妇孺皆知   7月16日,在黔西南州普安县城,正在家上网的普安县农办干部冷春武,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上网查看大学录取情况。猛然,一个名字跳入眼帘:冷向星!自己18岁的女儿,幸运地被清华大学录取。他高兴得一阵激动:“女儿啊,你终于被多少父辈与学子向往的清华大学录取了!”
  消息不胫而走,短短几天就在近3万人口的小城传得妇孺皆知,在县城的多处大街,也打出了“热烈祝贺冷向星同学被请华大学录取”的红彤彤横幅。
  10多年寒窗苦读,坚强的冷向星依靠自己的努力,苦学巧学善学,终于成就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梦。
  时间回放到刚读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父亲拉着她的小手去普安县盘水镇二小报名。“冷向星,你看你这么大一个人还要爸爸拉着来报名啊!”正在忙碌的老师与她开起善意的玩笑。冷向星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怯懦,而是挺起幼小的胸膛迎向老师:“老师,以后我就自己来报名了,我一定要让你相信,你们大人能做到的,我一个人也能做到!”
  此后的第二个学期,这个小女孩就真的一个人一蹦一跳地就来到学校报名,令老师惊讶不已:“从小看大,这孩子有出息,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冷春武说:“这个孩子,此后从小学到中学,都一直是自己去报名。”她的作业也是自己完成,还会去买自己喜欢看的书,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很强。
  冷向星自小就很有学习计划,在学中玩,玩中学,大人虽然没有时间,但是她从小就与父母沟通得很好,她与父母亲拉勾“互相理解,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不要让别人操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中学八年级,这段时间,她就这样边学边玩,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成了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2007年,她有幸考取浙江镇海重点中学,踏入校门她才发现自己与沿海同学的差距。特别是英语课,基本听不懂,自信心也开始动摇了。接连几天,睡觉都不安稳。甚至有一天还梦到自己努力学习,可怎么也学不好。但是,她梦到父亲一脸微笑鼓励她。醒来,但见窗外透进的点点灯光与月色混合的光亮,一片柔和,忽然她感觉到心情是那样的畅快、美好……
  就在第二天,她重新进入课堂的时候,换了一个人,精神焕发。还是那样的课堂,还是有听不懂的地方。不过没关系,下课后,她主动跑老师的办公室,听取老师讲解疑难。老师对她这个来自山区小姑娘的虚心请教,给予了认真的解答,还对她的谦虚、好学的上进精神给予了鼓励。
  老师忙的时候,她就主动与同学交流。“我不懂的他们懂,不懂就及时向懂的同学请教,我的成绩慢慢地跟了上来。”冷向星谈到高中的起步之初,为自己当时的做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尽管如此,她还是时不时会遇到某一科在某次考试中考砸了的事情。这时候,看开了的她,觉得压力就没有以前那样大了。
  “一次考试的成绩,只是一个学习阶段的检验,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通过检验,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老师、同学补上了这一课,并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赞扬,我就感觉压力越来越小!”交谈中,冷向星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拘束。
  摆正了学习心态,就是抓好学习战术的问题。她举了个例子;“还是在读高一的时候,我数学成绩不够好,结果我把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全扑在了上面,白天课间钻研数学,放学后也在复习数学,甚至连晚上也还梦到自己在学数学,但还是没有提高。”
  “后来,老师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学习不要太紧,该学就学,该玩就玩。这一句话,真让我如醍醐灌顶。这以后,我不但在学习数学方面,还有其他的各门学科,都没有像拧得很紧的钟表那样,随时让自己跑个不停。”
  “拥有了轻松的学习心态,我的学习成绩开始全面提升,在宁波镇海中学那样人才辈出的地方,我每次的考试成绩,在全班50多名同学中,高中三年,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前10名左右。”
  作为“过来人”,她透露给学弟学妹们一个小秘密,“在高考前夕,尽量不谈考试,越谈就感觉心理压力越大!”这个文静而坚强的小女孩,终于以653分的好成绩,夺取黔西南州理科状元的桂冠,跨进了清华园的大门。

       来源:贵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