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回复: 0

田间地头的“带货作业”,这个可以有

发表于 2020-4-7 12:58: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尹笑展
2020-04-07 07:37:4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这是一堂不一样的直播公开课——3月31日,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出现在直播间,向云南农业大学3万名师生提议,走到田间地头,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技能,开设直播间,帮助家乡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消费者。

  这是一堂没有现场观众的公开课,却吸引了超过11万人在线收看。网友们纷纷为这位校长的倡议点赞,走到田间地头,真正为农民代言,这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也是农业学子根植土地、情系农民的真实体现。

  云南的山地高原面积广阔,是中国特色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长期以来,不少优质的农产品苦于没有品牌、传播范围有限,一直没有真正走出大山。疫情更加造成了农村特色产品的滞销。农民苦于销路通道阻塞,而年轻的大学生相比农民掌握着更多的互联网技术,更懂得如何利用拼多多等电商及互联网平台,其带货直播的能力远远高于当地农民。而云南农业大学的多数生源都是云南省的学子,他们对当地的农产品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农业大学的校长提议全校师生为农民代言,正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可以说,这是一份非常接地气的特殊作业。

  推而广之,农业大学的课堂不能只局限在大学校园里,而应分布在更广阔的田间地头。农业大学的师生走出课堂与农民互动,才能真正了解农民所需所求,这会更有利于大学生真正了解农村、了解农民。

  来自于土地,回归于土地。事实上,在全国各地,每年有不少农业大学的毕业生选择走到田间地头,带着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成为“新农人”。而类似新闻中师生为当地农民、农产品代言,短期内是对农产品上行的有效人才补充,长期来看,师生直播也可以传授给农民一些移动互联网的运营新技巧。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深入农村、解民生之多艰、满腔热血为农民服务的优良历史传统。作为农业大学的学子,更应该心系“三农”,成为中国农业事业的先锋力量,时刻关注“三农”问题,并努力在将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分子。与此同时,有责任的电商企业更应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农村经济发展而助力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