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回复: 1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艾滋病感染2011至2017年显著增加

发表于 2020-4-8 09:01: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军团队发现,中国在传染病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6岁至22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下降极为显著,但性传播疾病和血源性感染显著增加,2011年至2017年艾滋病感染增加了5倍,尤其是男性。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刊登于《英国医学杂志》。
[align=justify]  中国经历了快速的流行病学转变,传染病的大幅减少使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7年的76.7岁。然而,在许多传染病迅速减少的背景下,关于当前优先事项是否能满足需求的问题仍然存在。2003年的SARS流行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暴发,突显了面临的新威胁和有效监测的必要性。此外,儿童和青少年处于人群中易感染大多数传染病的年龄段,这使其成为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优先重点,但目前尚未对中国传染病的变化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align=justify]  为了突出强调公共卫生政策的优先事项,马军团队使用了基于网络的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CISDCP)监测数据,分析了2008年至2017年期间按年龄、性别、季节和省份划分的44种应报告的儿童和青少年传染病的最新趋势。参加者是4959790名中国学生(3045905名男性,1913885名女性),年龄6~22岁。[align=justify]  结果显示,从2008年至2017年,在所有参与者中诊断出44种法定传染病中的任何一种,有2532例死亡(1663名男性,869名女性)。传染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已从狂犬病和结核病转移到艾滋病,特别是在男性中。传染病死亡率从2008年的每10万人口0.21下降到2017年的每10万人口0.07。研究人员表示,涉及疾病主要分为七类:可隔离、可分离、疫苗可预防、胃肠道和肠病毒、人畜共患病、性传播和血液传播。[align=justify]  儿童和青少年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从2008年的28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162/10万,但在2017年再次上升到242/10万,这主要与腮腺炎和季节性流感有关。此外,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下降,而胃肠道和肠病毒病的发病率保持不变,但媒介传播疾病均下降,疟疾明显减少。[align=justify]  人畜共患疾病的感染率仍然很低,但仍存在无法预测的暴发,例如2009年A/H1N1大流行性流感。性传播疾病和血源性感染显著增加,特别是在2011年至2017年间,艾滋病增加了5倍,尤其是男性。同时,地区间差异明显:中国西部的儿童和青少年继续承受着不成比例的传染病负担。[align=justify]  研究人员表示,中国在减少区域不平等、扩大疫苗接种、防止艾滋病毒/艾滋病进一步升级、为持久性疾病作出新努力,以及对高度传染的季节性和不可预测疾病采取早期有效的应对措施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记者唐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09:02: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