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回复: 1

13家涉海力量“抱团攻关”

发表于 2020-4-8 09:05: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底,一个海洋探测设备检测平台在山东进入了“赶工模式”。这个以“共享”为特征的平台供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13家共建单位共享,最终将在设备检测、技术操作、数据规范上实现标准统一。
  “现在,很多科学家有意愿在共享平台上工作。但如果我们的路没修好,标准没建好,大家在配合上是有困难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刁新源说,“我们也是希望体制机制的突破能够给大家的互动合作扫清障碍。”
  整合分散的科技力量,大设备有了新应用
  去年6月,山东省与中科院、青岛市签约共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此举整合了13家涉海科研机构分散的科技力量,也让原来分散在各个研究所的大设备有了新应用。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拥有先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一直希望向海洋领域拓展,但因解决不了监测设备在海上架设的问题,计划难以推进。如今,海洋大科学中心观测潜标网的共享使用,让这两家单位实现了合作。
  服务涉海领域,科研过程也颇具看点。
  该技术团队在对海上设备进行优化时遇到了新问题:把原本在陆地上成熟的产品用在大海里,耐腐蚀、防水、平衡补偿等技术障碍都需要解决,而单靠一家单位攻关,时间长,风险高。该需求迅速传递到中心的13家共建单位,各领域的科研团队协同攻关,消除了项目团队的后顾之忧。按照计划,一批新设备在今年下半年入海,海陆空一体化的北斗信息网络将在山东组建起来。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筹备组组长、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总结道:“我们通过科学问题和社会目标的凝练来组成跨研究所的攻关团队,不同成果我们很好地把它组合起来,原有的能量能够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这就盘活了我们的存量。”
  但搭建共享平台,并不仅仅是为了攻关纵向科研课题。
  从揭榜制到包干制,改出科技攻关新动力
  “该改的坚决改,全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同步推行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改’出科技攻关新动力。”这是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提出的“科教改革攻坚行动”的一部分。
  提出此项改革,显然有的放矢。去年11月,中科院—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上,海洋大科学中心带着精心筛选的300项成果向160多家企业推介,然而,现场揭榜的企业只有20多家,其中一半是传统养殖行业,产业承载能力弱的短板暴露无遗。王凡坦言:“现在很多企业也有榜单希望科研院所去揭,但是依靠我们现有的成果储备还不具备揭下来的能力。”
  对症下药,山东决定打破海陆界限、部门界限、区域界限,以海洋大科学中心为龙头,以产业为导向,充分释放优势研究力量。
  记者了解到,今年,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梳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布了12个技术创新引导项目,在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布局7个交叉研究集群,以架起科技与产业的桥梁。
  “目前山东正处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补足这方面的科技短板,改变创新资源引进的路径,现在已经很清晰,就是由点到线到面。”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认为,“目前山东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就是推动创新要素协同发展的重要的力量源,有了它们,各种创新要素会产生几何级数的变化。”(记者 王延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09:05:0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