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3|回复: 1

武汉战“疫”中的铭记时刻

发表于 2020-4-8 09:12: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滚滚长江水,巍巍黄鹤楼。
  这里是决胜抗疫的主战场。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自去年12月30日武汉发布针对疫情的首个紧急通知以来,这场突如其来、举世关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已持续整整100天。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各地勠力同心、星夜驰援,英雄的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战“疫”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武汉即将解封,逐步恢复往日容颜。
  回顾战“疫”中的日日夜夜,无数难忘时刻,永远令人铭记。
  疫情突发:“有人传人现象”
  “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除非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不要去武汉。”
  在1月20日国家卫健委组织的一场高级别专家组记者会上,钟南山院士代表专家组发出警示通报。
  此时,距武汉市卫健系统上报首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已有20多天。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最早判断并上报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12月26日,她陆续接诊多例奇怪的肺炎病人:一对老两口,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CT显示肺部异常。随后又接诊4个类似病例。经历过“非典”的她,敏锐感受到潜在的危险。12月27日和29日,她两次上报疫情。
  此时此刻,一场超出人们想象的疫情正在袭来。
  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向辖区医疗机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次日,中国疾控中心一早派出专家赶到武汉。1月8日,国家卫健委专家评估组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疫情病原;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疫情发展出人意料,防控形势骤然紧张。
  武汉市三家定点医院800张床位很快收满病人。武汉市卫健委紧急腾出1200张床位,但依旧无法满足需求。
  随即,武汉腾出7家中型医院,改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新增医院一开门就挤满患者,发热病人求诊排起长队,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确诊病例……
  疫情,肆虐蔓延。
  武汉“封城”:摁下“暂停键”
  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头一回不见车水马龙、熙攘人群,只有空荡荡的街巷、呼啸而过的风声。
  这是江城武汉摁下“暂停键”,处于“封城”状态中的景象。
  1月23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当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疫情防控事关全局。“九省通衢”,武汉是全国高铁与高速公路枢纽,人流南来北往。春节临近,任由被感染群体四处流动,后果不堪设想。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原本阖家团圆的春节,被彻底改变。少儿绘本作家、编辑陈颖是“老武汉”,往年春节意味着大家庭的团聚,可今年除夕,家里只有他和父母,一锅汤、两三道小菜构成了年夜饭。
  看疫情代替了看春晚,微信向亲友探询安康代替了春节的祝福。陈颖说:“这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春节,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家为着同样的希冀,固守我们共同的家园。”
  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说,武汉人民“令人心碎”,又“让人动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一种巨大的责任感。
  举国驰援:与时间“赛跑”
  41架次,近6000人!
  2月9日,这是疫情防控以来武汉天河机场最繁忙的一天。
  从凌晨1点50分最早一架包机落地,直到深夜23时50分,一架架飞机,载着来自辽宁、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山东、河南、福建等地的医疗队人员,载着来自各地的328.1吨防疫物资,昼夜不息、驰援湖北。
  疫情汹汹,形势严峻。缺物资、缺床位、缺医护、缺设备……八方驰援,源源不断。
  除夕夜,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450名首批医疗队队员搭乘军用运输机飞赴武汉。
  白衣执甲、尽锐出征!
  “我们把重症、感染和呼吸相关科室主任几乎都选派到了湖北,很多都有抗击非典的经验。”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说。
  全国各地共选派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的专业人员就达到了16000多人。
  驰援!院士们带队,冲锋在最前线——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暴发之际提醒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自己却毅然坐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他还多次视频连线医疗救援队,指导开展救治工作。
  73岁的李兰娟院士,2月11日穿上写着“武汉加油”四个大字的防护服,进入收治重症病人的ICU,逐一分析患者的病情。
  王辰、张伯礼、陈薇、黄璐琦、乔杰、仝小林……一位位院士“逆行”而来。他们是院士,更是战士!
  战“疫”,无数人挺身而出,微光成炬,照亮江城。
  得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急缺人手,告别家人,日夜兼程,河南太康县兰子陈村5名“90后”小伙自发组团、赶赴武汉;湖北红安向家一门五兄弟自驾赶来……4万多名建设者八方赶来,援建“两山”医院。荒芜之地,成如火如荼的工地。
  从事餐饮行业的24岁四川姑娘“雨衣妹妹”,听说武汉一些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每天送400至600份盒饭,一忙就是40多天。
  捐钱捐物,爱如江水奔腾不息流向武汉。
  中央确定全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各市州,各路精兵强将星夜集结,奔赴前线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紧缺物资。
  截至3月5日,湖北省已累计分配医用防护服460万件以上、N95口罩900多万只、医用外科口罩6000多万只。
  截至4月5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共接收社会捐赠款超过16.9亿元。
  武汉,不是“孤岛”;武汉,从来都不是孤军作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09:12: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