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周杰斌
    他,性格开朗,干起活来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他,平时留着年轻人一样有朝气的发型,但谈到本职工作,精气神十足。对抢修中心设备修旧利废的事儿,他能想、会干。他,今年四十岁出头,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叫高军,是西南管道天水输油气分公司天水抢修中心主任,是大家眼中的挖潜创效、设备维修“大拿”,在他的工作中,处处彰显着节支降耗,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看似不起眼的修旧利废却能做出大文章。
    近期,国际油价走势低迷,修旧利废、降本增效成了石油企业的重要举措,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爱琢磨”的他带领抢修中心员工不放过设备一丝隐患苗头:虽然每天检修的设备都是铁疙瘩和各种零部件,但在他看来,如何经济有效维修是门大学问。在设备维修中,他们对损坏的部件,能修复的尽量修复使用,能换小件修复的不更换大件,能换零配件修复的不更换总成,将原本“报废”的零部件通过“妙手”维修,让它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重焕“生机”,每年为单位节省了可观的维修费用,增加了经济效益。当然,所谓利废,并不是真的用废品,而是在确保安全环保条件下的再利用再增值。
    “自己的东西坏了也不能全买新的用啊。尤其现在是石油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干工作也一样,你肯琢磨,动动手肯定就能变废为宝。”朴素的话语无铿锵之处,但说起修旧利废,他意志坚定。他还鼓励员工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别看这些都是些细小的事情,但降本增效工作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天水抢修中心抢修设备多、保驾管道线长、维抢修业务多,高军始终把设备的隐患排查、检修保养当成了每周的工作重点,只要他在单位,每天都会去检查抢修设备设施,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常说:“能查出问题,才有机会维修,才会避免设备故障,才能产生效益。”他对全部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了如指掌。
    他在技术改造上开动脑筋。有一次,在巡查设备过程中,发现发电机底座地面有油滴落,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发电机机油油管老化破损,随后及时组织员工进行了更换。这看似是一个小问题,假如没有察觉,突遇管道抢修现场才发现,将带来很大的损失和麻烦。
    “旧物”替“新物”,“废物”变“宝物”。在分瓣式管道割管作业过程中,出现频频打刀的现象,如果不找到打刀的原因,买再多的刀都是无济于事的。高军是一个脑勤、眼勤、耳勤、手勤,和抢修老师傅进行讨论,寻找设备缺陷,这不,经过排查找到了打刀原因,解决了管道切割问题,仅这一项节约费用近2万元。
    虽然他年过40,但工作的精气神不输年轻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夏天,接到抢修或者应急拉动任务,半夜接到电话,他二话不说,迅速起床前往现场抢修或紧急拉动集合,他都是冲锋在前,带头做模范。在日常设备设施热备或者保养工作中,他遇到异常情况都能及时作出调整,从未因设备故障延误生产。摘自《甘肃工人报》4月7日 |